首页
>会议报道>政协常委会>三届常委会>三届十三次常委会议

关于发掘台州收藏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调研报告
发布日期:2007年09月28日 09:47 来源:宣传处 浏览次数: 字体:【】 【】 【

根据市政协三届十四次主席会议研究确定的重点课题调研实施方案,“发掘台州收藏文化 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专题调研组在娄依兴副主席带领下,按计划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赴县(市、区)实地考察等形式,掌握了大量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对我市收藏文化的现状,存在的不足和原因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同时,调研组人员赴历史积淀深厚、收藏文化发达的京、津等地开展了交流学习,借鉴取经。在此基础上,调研组专门邀请业内专家、相关政协委员、部门负责人等召开座谈会,进行了理性的研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盘点台州收藏 正视历史现状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台州也是一个历史悠久而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新兴滨海城市,传奇的历史为台州五百多万人民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据载,台州是新石器时期下汤文化的发源地和江南翼龙化石的发现地;东瓯国辉煌于战国秦汉时期,行政建置始于西汉,地域宽广,人才辈出。台州各个历史时期都拥有一定数量的收藏者,他们收藏的各类文物分布广袤、历史久远、类型丰富,具有特殊的文化继承价值,因而,拥有这些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收藏品,也就标志着台州文化的历史意义,见证一代又一代的兴衰更替。
  近几年来,全市文博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人大、政协的监督指导和帮助下,认真贯彻执行《文物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文物工作“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注重做好文物的抢救、维修、发掘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全市各级文物部门收藏有国家一级文物35 件,二级文物262件,三级文物1400余件,一般文物27000余件。
  作为国家收藏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市的博物馆事业有一定基础,但差距显著。投资1千万元,建筑面积六千平方米的天台博物馆新馆,为我省最早对社会免费开放的县级博物馆,馆藏极具天台宗教文化特色,年接待5万人次,成为一张重要的文化名片。改革开放以来,椒江戚继光纪念馆、临海博物馆新馆、黄岩博物馆、三门博物馆、黄岩陈叔亮书画馆、三门亭旁起义纪念馆相继建成,但是,这些博物馆的设施均比较落后,不具备常年对外开放的条件,所以也就不能正常发挥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功能。例如建成于1990年的黄岩博物馆,馆藏文物达8000多件,其中一级品21件,可谓是台州博物馆中的“精品馆”。而反观其65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充其量只能用作库房。所以,许多代表台州历史的文物也就“养在深闺人难识”了。温岭市是全国经济百强县,经济发展指标居台州前列,至今未建博物馆。温岭市琛山出土的商晚期青铜皤龙大盘,为浙江省十九件国宝级文物之一,也是目前藏界公认的台州文物之扛鼎巨制,因为基础设施落后,青铜皤龙大盘只能长期委身于浙江博物馆,不能和“娘家人”见面,岂不令人痛心。
作为国家收藏的补充,台州民间收藏热方兴未艾,民间藏家人数众多,其中有些人的收藏和研究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如市政协常委雷国华通过专项收藏,创办了国华珠算博物馆,内有藏品1300余件,全年对外开放,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教育作用,被评为市级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另外,民间收藏市场也有所发展,椒江老街、临海紫阳街、路桥的台州收藏品市场等地共有摊位100余家,从业人员近200人,集聚了旺盛的收藏人气,但和省内兄弟地市比较,其藏品质量,市场规模,规范管理均相去甚远。
综观台州收藏文化的历史现状,无论是通过横向比较,还是和台州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较,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二、解读收藏文化 树立正确理念
调研组专门邀请业内专家、相关政协委员、部门负责人等开展主题座谈,座谈中大家指出,台州收藏文化的发展之所以不如人意,关键在于对收藏文化缺乏正确、全面的理解,没有意识到收藏文化对提升城市文化的重要性,正因为没有正确的思想,所以也就难有实际的行动,因此,必须正确解读收藏文化。
收藏是保存、深化人类物质和精神成果的一种延续性文化活动,可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收藏活动可以说是一种“文化式的休息”和“知识型的娱乐”,对人们工作、生活和身体、人格等可起到良好的正面作用。收藏又是一项综合性的学科,可以造就各方面的人才。收藏在丰富知识的同时,也可积累财富——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人们已经不再讳言收藏是一种投资手段。收藏文化中固有的商品化特征是最能体现现代城市文化特点的一种文化现象。
收藏对象——文物具有三种价值,这是世界公认的:第一是历史价值,第二是艺术价值,第三是科学价值。同时文物还有三个作用:教育作用、借鉴作用、科学研究作用。我们应该看到,在和谐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收藏作为历史文明的载体,历史文化的孑遗和见证,能够满足人们对历史文化的追溯、探索。通过认知和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悠久的历史文明,可以激发民族自豪感,提升人们的精神生活。同时,在文化城市化的过程中,收藏文化也将不可替代地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收藏文化因为它具有的保值增值和大量的“机会”,并且因为它所附加的艺术文化特征,还具有满足人们欣赏、展示、装饰的特征,这些都可以充分满足“城市人”追求商业利益和艺术欣赏以及个人爱好的需要,同时还将“城市人”需要追求身份地位、品位家世和荣誉等等联系起来。具有一定艺术价值和商品价值的收藏品,不但可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还可以满足城市人特有的城市文化的需要。知识分子阶层,城市大众居民成为重要的收藏主体,收藏文化正越来越重要地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成为现代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特征之一。城市文化因为拥有收藏文化而更加丰富、灿烂;收藏文化也因为作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而愈加成熟、发展。近10年来,我们已经看到收藏文化的迅猛发展。从国家独家(文物商店)经营到民间交易的逐步公开化(以北京古玩城的建立和营业为开始标志,以各地古玩市场收藏品市场的建立与成熟为发展阶段),半合法化到今后必然的完全合法化。这个过程不单是行业的需要,而是整个商品经济社会的需要,是城市文化发展的需要。
三、建言多方并举 提升城市品位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就加快推进文化建设,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台州一直致力于实施软实力战略,推进文化建设。早在2005年,市委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大市建设的决定(台市委[2005]9号)就明确提出必须加大扶持力度,重点抓好工业文明、旅游文化、雕塑文化、收藏文化、古镇古街文化、民间工艺、文艺精品等七大系列文化产品。几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工业文明、旅游文化、雕塑文化等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而惟独收藏文化却依然被束之高阁,缺乏实际的发展举措和相当的扶持力度,成为文化发展的一条短腿。为了发掘台州收藏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调研组建议:
(一)积极采取措施,大力推动台州民间收藏事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台州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安定,作为民营经济的先发地区,民间资本丰厚,人民生活富裕,今天,人们更多的是对文化的追求,对知识的渴望,对历史文物辉煌的一页的感知和认识。现在,正有一支新型的文化支柱产业在台州逐渐兴起,并在短时期内表现出了极其旺盛的生命力。台州民间收藏是台州经济发展的必然,同时在推动台州“文化大市”的建设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积极采取措施,对民间收藏活动给予正确引导和大力支持。推动台州民间收藏事业发展。
首先,文物主管部门要为民间收藏搭建展示交流平台,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台州民间收藏人士座谈会,听取来自民间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出台一系列符合台州实际的,规范民间收藏的规章制度,让台州收藏事业走向法制化;其次,是努力推动民间收藏品集中展示,发挥其独特的价值作用,一方面支持民办博物馆建设,同时可考虑开放国家博物馆展览空间为民间收藏所用,解决民间收藏“藏”与“展”的困境;最后,还要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收藏人士参与到保护和发掘台州本土历史文化资源的行列中来,有针对性地收藏台州本土文物,台州籍名人字画,台州民俗工艺作品等,避免台州文物资源的大量湮没流失。
(二)加快建设台州市级博物馆,为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发挥作用。台州撤地设市、异地搬迁已经十三年,目前,中心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个城市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独具特质的城市文化,而博物馆作为收藏保护、宣传研究和陈列展示历史文化遗物和人类环境物证的文化教育机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宣传其文明成就和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进步的形象标志。博物馆在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城市和谐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台州是全省唯一没有博物馆建制和设施的地级市,与台州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排名极不相称,对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及社会事业发展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加快建设台州市级博物馆,是提升台州城市品位,展现对外形象,构建和谐的重要举措。
实际上台州市博物馆早于2003年就已立项并举行过奠基仪式,由于规划设计、资金筹措多方面原因而搁浅。借文化大市建设的东风,市委、市政府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推动此项工作顺利实施,要把博物馆建成台州市的重要标志性建筑。可多方面吸纳资金,借鉴上海博物馆建设的成功经验(土地置换2亿元,社会捐助9000万元,上海财政1.45亿元,配套减免1亿元,中央财力6000万元),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宣传文化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 [2007] 24号)精神,进一步调动热爱文化事业、关心公益文化事业发展的民营企业、个人藏家对国家文化建设参与的热情。要拓宽办馆的工作思路和模式,促成文物的征集,要统筹全市收藏资源,可根据县(市﹑区)博物馆收藏特色,增挂“市级”牌子,形成以台州市博物馆为龙头的博物馆体系。
(三)成立台州市收藏文化研究会,为促进和谐台州建设做出贡献。据统计,台州市县两级共有收藏协会5家,会员(自愿加入)400多人,且参与人数正在逐年递增,藏品颇丰,没有入会的远远超过在册人数。近年来,在杭州、上海、北京等地的收藏品拍卖市场上活跃着一支实力相当的“台州军团”,台州文化收藏人数之多,涉猎行业之广对于台州文化收藏的推广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台州民间收藏尚处于“鱼龙”混杂阶段,一些收藏人士专业知识欠缺,信息闭塞,导致一些文物摊贩(投机者)乘虚而入,使一些藏家深受以次充好,夸大炒作之害。因此,搭建收藏文化交流研讨平台,成立台州市收藏文化研究会,已提上议事日程。1.成立台州市收藏文化研究会,可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物保护意识, 提高全市群众性收藏鉴赏水平,推动收藏文化市场发展;2.成立台州市收藏文化研究会,可以宣传广大收藏家的成就,增强民众收藏意识,促进藏家之间的交流;3.成立台州市收藏文化研究会,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咨询、培训、拍卖、交流、捐赠等活动,借以回报社会、服务群众、提高影响。市委、市政府要高度重视研究会的成立事宜,落实相关部门予以牵头协调,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和必要的经济补助,让收藏文化研究会早日发挥作用,为新工业台州的经济发展和历史文化的传播注入不可多得的精神推动剂。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