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园地>领导讲话

在市政协四届七次常委会上的讲话
发布日期:2012年10月10日 15:33 来源:宣传处 浏览次数: 字体:【】【】【

吴 蔚 荣
(二○一二年七月十九日)

元主席、各位副主席、秘书长、各位常委,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我主要通报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一、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主要工作
  今年以来,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尤其“大干二季度”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行动快,力度大,措施实,大干快干氛围日益浓厚,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一批难题得到有效破解,主要经济指标增长提速向好。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4.9%,增速比一季度提高了23.2个百分点,创2010年4月以来的最高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居全省首位。一般预算总收入同比增长5.8%,比一季度提高了7.5个百分点,增幅排名从一季度全省第10位上升到第8位。自营出口增长4.8%,比一季度提高0.7个百分点,增幅排名从一季度全省第9位上升到第6位。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狠抓有效投资增量。坚持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稳增长的关键之举。完善市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工程考核力度,逐季分板块对重点项目进行现场点评打分,千方百计抓推进,想方设法赶进度,一批重大项目推进捷报频传。台州炼化一体化项目成功拿到“路条”,重大汽车项目正式签约落户,沿海高速项目进行融资对接,新机场项目明确报批路径,金台铁路项目成立筹备组,朱溪水库项目进场丈量,集聚区东部新区启动区块吹填及软基处理工程开工。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进度明显加快,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新开工项目大量增加。全市新开工项目1236个,其中二季度开工876个,比一季度增长1.4倍,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额151.8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1.1%,对全部投资额增长的贡献率为24%。二是政府性项目推进有力,带动基础设施投资增幅快速回升,服务业投资高速增长。上半年全市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00.2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增幅一改1-4月持续负增长态势,自5月份由降转增后,继续快速回升,比1-3月提高23.3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市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00.4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9%,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额167.2亿元,增长26.2%,其他服务业行业投资额133.23亿元,增长92.6%。三是制造业投资增长加快。上半年,全市限额以上工业投资完成206.6亿元,同比增长20.8%,扭转了工业性投资2007年以来的长期低迷态势。制造业完成投资174.0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1%,增速比一季度提高7.6个百分点。实际引进外资2.1亿美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05.4%;回归引资52.07亿元。
  (二)狠抓实体经济提质。大力实施“大企业培育、成长型中小企业扶持、上市企业培育、股权重构、精益管理推广、企业家精英培养”等六项计划,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主要表现在:一是技术创新力量加强。上半年我市工业技术改造投资额比去年同期增长42.2%,增速高于全部工业性投资21.5个百分点。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好。1-5月我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3.6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3%,增速高于全部外贸自营出口额11个百分点。三是企业上市工作取得新进展。今年已有2家企业在深交所中小板挂牌上市,还有2家企业过会待发。2家企业完成再融资,融资金额达10亿元。同时,完善政银企对接平台,重点培育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民营资本主体,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扶持小微企业、实体经济发展力度。目前台州辖区内已开业的小额贷款公司有23家,正在着手筹建的有10家,其中今年1-6月份新开业小额贷款公司5家。3家城市商业银行计划发行95亿元的金融债,增加流动性,提高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
  (三)狠抓城乡协调发展。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按照三区相向融合发展思路,注重规划引领。台州城市群整体规划上报省政府待批,商贸核心区城市设计方案基本完成,中央商务区、西商务区等一批城市综合体建设顺利推进,栅岭汪排涝调蓄等工程进展加快,“快速路+主干路”的城市骨干道路框架逐渐拉开。强化中心镇控规编制和城市设计,抓好杜桥、泽国、楚门3个省级小城市试点镇培育,促进大溪、金清等中心镇向小城市发展。深入推进“清洁家园”、“美丽乡村”工程,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率进一步提高。全面推进“康居工程”,848个待整治村列入整治村建设计划。
  (四)狠抓生态环境保护。加大水环境整治力度,按照“远近结合、截补兼顾、点面联动”的指导思想,明确“分段式、小循环”治水思路,投入资金近4.5亿元,市区完成工业企业废水达标整治351家,治理规模畜禽养殖场21家、关停63家,铺设各级管线100多公里,建设提升泵站35座,疏浚河道21条近50公里。目前,市区水污染恶化趋势得到遏制,主要河道水质得到改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强势推进医化行业“退、转、升”工作,椒江区23个主要恶臭项目已退出到位。全面开展电镀、熔炼、铅酸蓄电池等高能耗、高污染项目整治,上半年全市关停电镀、熔炼等企业632家,取缔2700多家。高耗能行业投资有所控制,全市省定八大高耗能行业中,四个行业投资额负增长,黑色金属冶炼行业投资额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五)狠抓社会民生改善。继续加大民生事业投入力度,重点抓好十大民生实事,28项实事中,有15项进度超过50%,其中3项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上半年,我市一般预算支出中,教育、科学技术、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等民生项目支出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13.4%、32.5%、20.9%、47.7%,增幅分别高于一般预算支出5.5个百分点、24.6个百分点、13个百分点和39.8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9802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6%。预计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也在两位数以上。同时,全面推进“平安台州”建设,开展“打霸拔钉、清障护航”、“打非治违”、药品生产流通领域和食品安全集中整治等专项行动,继续铁腕整治消防隐患,加强渔业安全生产监管,抓好防汛防台各项工作落实,社会保持稳定。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今年上半年,我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随着国家加大“稳增长”的预调微调力度,促增长、抓转型一揽子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预计全年呈现“低开稳走向上”的态势。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外部发展环境仍然复杂严峻,困难和挑战不可低估,经济运行中的一些问题和困难依然突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一)市场环境波动不稳。今年以来波罗的海国际干散货海运指数累计下降近40%,近两月该指数基本在1000点上下徘徊,与航运企业“盈亏平衡点”的3000点仍有很大差距,反映世界经济复苏趋缓。今年我市外贸出口增速总体比去年同期回落较大,而且月度增速大幅波动,反映外贸风险持续存在,形势极不稳定,特别是所占比重在50%以上的机电产品出口额持续下降,反映我市主要产品出口形势严峻。从111届广交会情况看,我市出口企业国际订单逐步呈现短期化、小单化,订单总体不足,欧洲客商到会明显减少,企业接单以新客户为主,稳定客户源难度增加。市场需求仍是影响我市经济基本面的关键因素,目前来看市场需求尚未回暖,支撑经济企稳回升和快速向好的基础尚不充足,预计下半年我市经济形势仍不容乐观,经济下行压力仍会加大。
  (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多外销企业反映,只要外销市场有就不愿意做内销,主要是国内拖欠货款问题较为严重。企业货款回笼难,回笼期加长,加上融资成本高,企业负担重,严重影响企业效益。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和存货两项资金占用比去年同期增长9.3%,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三项费用合计增长9.7%,员工人均劳动报酬增长18.8%,主营业务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3.1%,利润总额下降13.9%。同时,亏损企业亏损额比去年同期增长38.2%,增幅比一季度扩大14.6个百分点。
  (三)财政收支平衡难度加大。受房地产调控、营业税调整、经济增速减缓等影响,今年以来全市一般预算收入基本处于微增长状态。上半年,全市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68%,但一般预算支出增长7.91%,财政收支平衡难度不断加大,面临着财政增收和企业减免税负的矛盾。对此,我们多次提出,决不能“寅吃卯粮”收过头税,宁可数字难看一点,也要更多让利给企业,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
  (四)信贷需求仍然不足。今年年初以来,金融机构反映以前是企业求着银行贷款,今年则是有钱贷不出去,这种情况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观。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3640.67亿元,比去年同期少增74.93亿元,中长期贷款仅增长4.6%,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6.2个百分点。据了解,小微企业或者是不具备贷款条件的一些企业有信贷需求,但银行出于资金安全考虑很少给其放款。银行普遍感觉信贷需求不足是那部分银行认可的、相对较有实力的企业缺乏资金需求造成的。
  面对这些情况,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要把困难估计得更严重一些,把措施准备得更充分一些,坚定信心、逆势奋进,努力巩固经济平稳回升向好的势头。
   
三、下半年工作重点
  下半年工作,总的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转中求好”总基调,围绕“主攻沿海、创新转型”主线,深入实施“四大战略”,以“突破三季度”、“决战四季度”活动为载体,继续抓好十大产业项目、十大基础工程、十大城建项目和十大民生实事,进一步做好稳增长、促转型、保民生的各项工作,以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
  (一)千方百计稳增长,确保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第一,着力稳定和扩大有效投资。抓有效投资就是抓发展后劲。经过几年特别是近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市一些大项目前期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下一步我们要主动对口衔接,全程跟踪,在土地供应、前期审批等重要环节上服务到位。炼化一体化项目及时把工作重心从“拿路条”转到“求核准”上来,加快做好开山爆破、填海环评等工作。同时,做好项目的宣传引导工作,让民众能加深了解、消除误解、真正理解,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重大汽车项目督促企业做好项目申报、规划设计工作,加快开展征地拆迁等工作。沿海高速项目抓紧完成涉及工可报告批复的27项前置性专题,及早得到工可批复,争取年内重要节点开工时间不变。新机场项目加快启动报批路径,争取早日拿到批复。金台铁路项目筹备组设在我市,前期垫资3000万资金已经到位,将抓紧做好有关工作,及时召开动员会。目前,虽然我们手头在做的大项目比较多,但绝不能盲目乐观,我们必须争取储备一批新的大项目,千方百计引项目,积极主动争项目。下半年,我们将创造条件,积极拔钉破难,再集中突破、开工建设一批重点项目。我们还要充分发挥台州商人资源优势,打好保障牌、乡情牌和环境牌,支持台州商人创业创新,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加强省外内资的引进,千方百计招大商、招央企、招500强项目。7月初,我们组织了台州市区重点项目上海推介会活动,推出了8个重点区块、100个重点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第二,千方百计推动工业回升。坚持把稳工业作为我市“稳增长”的主要任务。投入方面,继续抓好百项上市和拟上市企业台州本地投资项目、百项亿元上工业投资项目、百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等建设。用地方面,积极实施土地“优二进三”、“飞地”政策,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培育方面,深入实施大企业培育“116”工程,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
  第三,想方设法稳定和扩大出口。今年的外贸形势非常严峻,但无论形势如何变,我们都要咬住目标不放松,保持和扩大来之不易的国际市场份额。重点是推进境外贸易促进平台、出口基地和营销网络建设,积极做好各类境内外展会参展工作,促进出口平稳增长。积极鼓励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和重要资源进口。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敢于收购国际品牌、建立国际营销网络。
  第四,切实抓好现代农业发展。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放松农业。当前要抓好粮食等农业生产,确保晚稻等秋粮增产丰收,确保粮食蔬菜等农产品供应和安全,进一步创新农业发展理念,像抓现代工业那样抓现代农业,像抓工业招商引资一样抓现代农业项目,用工业标准化理念抓农业标准化建设,以企业化的方式经营现代农业,把“两区”建设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战场。
  (二)加大转型升级力度,为更长时期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打好基础。
  当前,我市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面临两个陷阱。一是低端陷阱。我市工业结构调整步伐不快,以低端产业和低技术、低附加值产品为主的结构特征明显,产业长期处于低层次而难以升级,工业增长潜力受到严重制约。二是“三明治陷阱”。三明治的两边分别是成本和售价,中间层是实体企业利润。在成本明显提高和售价不断下跌的双向挤压下,实体企业利润迅速变薄。这两个陷阱是我市经济结构和传统发展方式的现实写照,是我们当前经济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不加快转型升级,有效破解这些矛盾,我市经济就难以实现平稳较快发展。下半年要在转型升级上下更大决心、花更大的力气。在工作指导上:一是正确把握稳增长与调结构转方式的关系,坚持标本兼治、以调促稳的工业方针,努力实现长时期的平稳较快发展。二是坚持有效投资,反对低水平重复建设,饥不择食盲目推进。三是转型升级要敢于动真格,顶得住批评和非议,舍得化代价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在工作重点上,一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二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三是加大企业减员增效力度。四是把产业集聚区和各类开发区(园区)建设成为转型升级的主阵地。按照“三年打基础、五年出形象”的要求,把集聚区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围绕东部新区、石化园区、临海东部、温岭东部四大区块和三个“十大工程”的建设任务,以路网、水网、电网、绿网和生产性、生活性配套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快工程进度,争取早出形象。五是提高中心城市发展水平。市区相向发展规划已经明确,融合发展思路已经形成,关键在于抓好落实。城市主要节点建设方面,比如城市商贸核心区块,既要作为椒江、路桥两区相向融合发展的重要节点,又要作为整个市区建设的亮点,按照高标准、严要求进行建设,加快推进东部新区、中央商务区、商贸核心区、绿心生态区等市区重点区块建设。把城市交通道路建设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加快内环快速路建设,推进台州大道、82省道等项目建设。继续抓好椒江医化行业转型升级工作,确保年底实现主城区告别恶臭目标;水环境整治抓好“截污大会战”行动,进一步加快截污工程、污水处理设施和中水回用工程建设,切实改善台州的生态环境。
  (三)进一步做好就业等民生改善与保障工作,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经济形势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重视改善民生和社会稳定工作。年初政府工作报告对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工作都作了承诺和安排,我们要认真抓好落实,特别是要办好十方面实事,解决好就学就医、低收入群众增收、社会保障等突出民生问题。一是稳定和扩大就业。尤其是抓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就业,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二是确保社会稳定。按照建设“平安台州”的总体要求,严格查处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及时排查和化解不稳定因素,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6月13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6月2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首次将食品安全纳入地方政府年度绩效考核,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地方在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等评优创建活动中实行一票否决。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心和力度。我们要深刻体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省政府决定从本月15日起,在全省集中开展食品安全大整治百日行动。我们要认真开展拉网式的大检查、大排查,切实做到不漏企业、不落环节、不留死角,真正把底数摸清、把情况搞实、把问题找准,确保完成百日整治行动提出的六个100%的目标要求。三是努力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全力以赴做好各项防台防汛等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最后,我再讲两点:一是感谢政协对政府工作的大力支持。政协对政府工作提出了很多有水准、有见地、有前瞻性的意见建议,希望政协进一步发挥“智库”的作用,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一如既往关心支持政府工作,为我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二是我们要对台州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从整个大环境来看,尽管我们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我们发展向好的总体趋势仍然明显。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松懈、不折腾,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坚持科学发展、转型升级、苦练内功,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台州完全有希望实现省内反超,“山海秀丽、富裕和谐”的新台州一定会早日建成。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分享到:
0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