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下午,第7组(工商联)、第9组(台联、侨联、对外友好人士)、第16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宗教、少数民族)的委员和列席人员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开展了热烈的讨论。 杨光奎委员说,希望市政府对中小企业在产业集聚、融资、土地等方面给予扶持,对三门滨海新区进行统一规划,吸引市内符合条件的企业入驻。王加明委员说,市政府要对全市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推动旅游从观光型向度假型转变。金冠兴委员说,要关注企业当前经营困难问题,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陈天晓委员说,要加强对银行等金融机构收费方面的监管。王建委员说,中小企业是台州的经济命脉,事关社会稳定。目前,台州中小企业出口萎缩,利润、订单下降,同时还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原材料价格上升、招工难等问题,希望市政府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奚爱华委员说,银行要和企业共克难关,尽量不压贷、不收贷。陈红升委员说,政府扶持中小企业要有具体、实际的举措。如对在中小企业长期工作的员工,采取政府补一点、企业出一点、自己承担一点的办法,给予一定的奖补,帮助企业稳定员工队伍。张汝金委员说,目前,台州在人才的吸引上落后于兄弟城市,要加大人才公寓、经济适用房、公租房等建设力度,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 丁小福委员说,建议市政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如加快推进路桥机场建设,以满足正常出行。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大专院校或者与其合作办学,培养台州本土人才。张铁军委员说,要发挥台联、侨联、对外友好人士界别的作用,服务归国人员及其家属创业,具体做好三个对接:一是培训对接,帮助他们了解政策法规,当地的产业特征等;二是科技对接,围绕当地转型升级的中心工作,实施科技创新,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最前沿的科技信息;三是人才对接,留学归国人员中很多人有一技之长,要建立人才库,与骨干企业对接。吴世民委员说,要多资并举,弥补台州招商引资的短缺。 孙平云委员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加强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市政府在加强环境整治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先进技术,综合利用,以免造成二次污染。陈崇文委员说,加强节能减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是推进经济转型的重要举措,也是民生工程。但在节能减排过程中不能一刀切,要给部分行业转型升级的时间和机会。张汝金委员说,市政府应做好环境整治与医药产业发展的长远规划,促使医药产业健康发展。释允观委员说,沿海防护林建设、平原绿化工程建设要兼顾观赏性和实用性,选择合适树种、实用树种,切实发挥绿化效益。朱丹君委员说,整治市区臭气问题不能手软,市政府要加强监督,不能只打雷不下雨,要还老百姓一片蓝天和清新的空气。罗庆法委员说,台州水环境越来越差,近年来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整治。要按照水环境整治与水环境建设并举的原则,努力打造宜居环境。 龚平委员说,政府加强文化产业的投入要区分哪些文化产品是群众必须有的、应该有的或可以有的。对群众必须有的,如旅游休闲、体育健身要出台具体优惠扶持政策,引导民资投入,在土地和建设上予以规范,实现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送文化下乡,送的图书、电影要与时俱进,要符合时代需求,符合群众需求,使送文化工作有质量、有效益、有水平。释能杰委员说,文化建设首先是生存文化、精神文化。政府要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从“儒释道”传统“根”的文化里汲取精髓。要抓好天台山文化培育,增强全市人民的凝聚力。王七弟委员说,在推进文化建设时,要明确文化的内涵、外延,做好引导。林智敏委员说,这几年台州的经济上去了,但环境污染、垃圾遍地、交通堵塞等问题层出不穷,这些都与人文精神的缺失有关。要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加大对公益知识、文明行为的宣传、教育。 何信连委员说,要关注老城区改造,尤其是道路拥挤、火灾隐患突出的区域要加大改造力度。李正瑞委员说,要关注农村富裕劳动力、退伍军人和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努力保持社会稳定。许江峰委员说,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从源头审批、建设和加强日常管理入手,切实解决城市盲道占用问题。要理顺社保体系,建立信息平台,扩大低保覆盖面。要关注残疾人就业保险问题,推动残疾人托、安、养经费的落实。王文福委员说,目前,我市福利企业解决了8928人的就业问题,为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2007年国家取消退税后,企业生存困难,政府要予以关注。周诚通、陈峰委员说,现在地沟油问题突出,形成产业链,政府要严加整治,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郑官女委员说,政府要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追求的目标之一,在再就业、养老保险、医疗保障、教育文化、保障性住房、城乡供水、邮政服务、殡葬改革等方面要加大力度,真正满足群众需求,真正为民造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