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境色彩是城市文化景观构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深刻反映一个城市的人文内涵和环境感受,城市环境色彩规划设计让人们认识到建筑不仅仅包括安全、预算、功能等技术要求,还应关注它的美学、文化问题。将人文化、人性化、自然化、情调化、生活艺术化列为城市显性形态;一个城市的品位,就需要有质量的精神化生存,城市色彩就是很好的载体,只有当每个城市找到自己的色彩感觉,树立了城市文化形象,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得到保证。 在国内,像北京、青岛、苏州等地,九十年代末就开始进行色彩规划,当地政府组织人员实地调查,找当地老人了解历史,研究地方志,拍摄图片、分析地理人文特点,把城区分成了几个区块,如老城区、旧城区和新城区,每个区块都规划不同的色彩。最近,昆明市政府还发布“城市形象及色彩研究招标公告”,欢迎有实力的机构参与城市形象和色彩的招标,也反映出一线城市对城市色彩、城市形象规划的重视。 近年来,台州连续获得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之一等荣誉称号,但是,在2008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色彩中国”颁奖大会上,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奖项——“色彩城市”大奖上,台州市却榜上无名,这不能不引起台州广大市民的高度关注。客观地说,我市在城市色彩规划方面还没有迈出这第一步,同时也没有一个指导城市色彩规划的系统色谱文本方案,落后一线大城市是在所难免的。 城市环境色彩的规划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引起有识之士的关注,作为地方政府,应该牵头,在各个相关专业的专家共同参与下,合作进行一个全面的系统设计才行,这里面既要有城建部部门的领导参与,同时还要有建筑规划设计师、也要有美术设计师、色彩专家等人员组成一个骨干力量,共同参与。 一、我市城市环境色彩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台州自撤地设市以来,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百姓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毕竟时间很短,同一线大城市相比,在人文底蕴、历史积累,人们文化素质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特别是椒江、黄岩、路桥三区还没有形成一体,三区之间还有大量城中村的存在,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滞后城市环境色彩的规划脚步。从目前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没有统一的色谱文本,缺乏指导文件 只凭某些建筑商的主观爱好 ,没有从整个城市的大局上统一规划,造成了大量建筑物色彩不伦不类,相互之间不协调,到处充斥着五花八门的商业广告,形态各异的雕塑、五颜六色的灯光群 .不但没有美化环境 ,反而造成了严重的视觉污染。 2、屋顶色彩设置凌乱 从高处向下看,台州市区的屋顶色彩属于零星型的分散状态,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色块,杂乱无章。台州的高楼越盖越多,一些开发商为了追求个性,有的楼盘为了引人注目,一味采用黄色、金色、墨绿等醒目颜色,却没有考虑对所处片区及整个城市视觉的污染。 3、主要道路色调太杂乱 有人认为,杂乱的建筑色彩带来的色彩污染,现在台州的主要道路边都有这个问题,没有协调统一。沿着大环线从椒江到路桥、再到黄岩,两边的色彩很杂,红、黑、黄、绿各种颜色都有,反差太大。像城乡结合部就更为严重了。这样的色彩不仅会使人们长期生活在视觉疲劳的环境之中,影响身心健康,也会给台州的城市形象造成损害。 4、各个城市功能区的色彩没有反映出相应的功能特点,与城市空间功能氛围不相协调,缺少特色。 二、我们的建议 对我市城市色彩的控制可以根据色彩学原理来实施,就好比整个城市如一幅巨大的设计图,规划者就是这设计师,单独一种色彩,并没有所谓的美丑,只有两种以上的色彩放在一起,才有美和不美的问题产生。在对城市规划时一定要使用一至两个主色,若干个副主色来进行规划。台州市椒江黄岩路桥三个区由于种种原因,在产业和城市功能定位上有相当大的差异,而且三区之间到目前为止城市框架还没有融为一体,我们认为台州的城市色彩规划就注重“确立主色,以点带面,条块分割,色调和谐”十六个字。 1、确立主色 如果进行城市色彩规划,应注重城市的背景文化,长远来看也能积淀城市的历史,进行城市色彩规划只是一种引导,城市这么大范围的环境色彩控制,一般只能是原则性的,笔者认为淡雅、清新、明亮的色彩(如图一)作为主色是比较 合理的。然后由城市规划部门从宏观上加以控制,并不是要进行具体而细微的约束。这里所说的宏观,主要指大规模的一般公共建筑,或居住小区的主色彩,这一点,不少城市形成了独特的主色,如老北京是黄色、威海是红色、哈尔滨是米黄、苏州是黑白灰等。主导色调需在城市中占有75%的比例才能起到主导色的作用,辅调色可占20%,点缀色只占5%,才能形成稳定、整体的色彩环境。 2、以点带面 城市环境色彩研究是以城市自然及建筑环境色彩为研究对象的一个课题,它不同于单体微观状态下色彩构成设计的研究,是一个较为庞大的环境控制,同时应注意城市地理特征与城市功能分区,像台州市区椒江、黄岩、路桥三区的城市功能不尽相同,从市政府的规划来看,椒江区是台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金融、科研中心,黄岩区是台州市重要的工业基地、山地绿色生态区、城郊型风景名胜区,而路桥区是区域性的商贸中心,滨海工业区是未来台州市的工业新城、城市新区,交通便捷、技术领先、生态良好的现代化工业基地;像城市绿心是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核心,应以自然景观为主体,保持生态的自然色发行量减少建筑物色彩对其的破坏。在编制城市色彩规划时这些区域就视同平面构成中的“点”,应该考虑其不同色彩基调,设立主色下面的副主色(如图2),用这些“点”来形成台州整体的一个“面”的形象。 3、条块分割 城市内一般都有不同的区域,如住宅区、商业区、文化区、公园区以及老城区,对于一些重要的区域,应视为局部条块,是大背景下的“重点色”“局部色”“ 点缀色”,不必局限于规划的主色系。如“海门老街”、“路桥十里长街”色彩以“黑白灰色”为基调——屋面黛色,内外墙和屋面内砖为白色,木柱为棕黑色,门、窗、梁、椽子为栗色,砖雕、砖壁等均为青灰色……这些色彩与绿化灰白湖石一起形成了淡雅、素静的主色调,构成了江南特有的文化风貌。这一点也是市政府目前做得最好的地方。如开元路商业街,欧式的建筑风格配以暖灰色的外墙涂料,显得非常和谐。城市各小块的色彩基调并不影响整个城市的主色调。 4、色调和谐 城市的色彩构成是多元的,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色彩系统。色调相同或近似,较容易统一而整理成优秀的色彩关系,色调差很大有配色可表现相对的变化感。就目前台州的城市现状而言,城市环境色彩的和谐构成还受下列因素影响:建筑、绿化、道路、桥梁、店面、小品等构成相对静止的色彩;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及车灯等构成流动的色彩;树木花卉随着春夏秋冬交替,使城市色彩发生相变换。各种音乐喷泉、特色路灯、市民广场的建成及泛光灯、激光灯的大量出现,使城市夜色更如童话般变幻神秘。但是如何将这些复杂的色彩因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并形成一个色调优雅,环境优美的城市,还要认真细致的规划。
(民革台州市委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