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况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人类疾病谱也发生变化。恶性肿瘤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成为了人类死亡的重要病因。全世界每年约有700万-800万人死于癌症。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2008年全世界约有1270万癌症新增患者,760万死于癌症,据推测到2020年前,全球癌症发病率将增加50%,即每年将新增1500万癌症患者。我国的癌症发病率占世界的20%,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和治愈率较低,在死亡构成顺位不断上升。 从我市发病情况分析,2008年我市恶性肿瘤报告发病率为165.29/10万,发病前5位肿瘤依次为肺癌、胃癌、肝癌、肠癌和食管癌,2012年我市恶性肿瘤报告发病率为269.74/10万,男性新发病例中肺癌发病居第一位,占73.00%,其次为肝癌、胃癌、肠癌和食管癌,女性新发病例中乳腺癌居第一位,占38.21%,其次为肺癌、肠癌、胃癌和宫颈癌。从死亡构成顺位分析,恶性肿瘤已连续多年成为我市居民的首位死因,2008年我市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66.73/10万,占死亡总数的27.13%,其中肺癌居恶性肿瘤中第一位,2012年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72.69/10万,占28.44%,肺癌依然居恶性肿瘤中第一位。五年的数据显示,我市恶性肿瘤报告发病率升高,且恶性肿瘤一直高居死亡构成顺位第一位,提示癌症对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危害已不容忽视。 二、现况分析 一是癌症报告发病率升高。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一方面是社会老龄化和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另一方面是与致癌性相关的行为活动增加。癌症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吸烟、饮食安全和空气污染等。如病死率居第一位的肺癌与吸烟、环境空气污染等密切相关。第三方面是癌症报告的不断规范。 二是早期筛查未能全面开展。对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可以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和治愈率,如果及早发现和治疗,可降低大约三分之一的癌症负担。而且癌症发现越早,治疗越为有效。目前我市已将开展农村妇女宫颈癌与乳腺癌免费检查列入十大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截至2012年底,全市已完成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173763人,检出癌前病变563人,宫颈癌69人(其中早期52人)。完成乳腺癌检查154553人,检出癌前病变21人,乳腺癌69人。但由于经费所限,其他的如肺癌等高发癌的早期筛查均未能开展。 三是癌症治疗缺乏有效手段。虽然目前人们已经掌握了很多对付癌症的方法,如外科手术、放化疗、中医中药、生物疗法等等,这些方法如果选择正确、运用得当,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对恶性肿瘤产生有效的遏制,使广大的癌症患者实现长时间、高质量的生存,甚至实现临床治愈。但是,从全局范围来看,癌症依然属于治疗难度极高、治愈率很低的一类疾病。 四是公众普遍存在恐慌、迷茫心态。由于公众对癌症防治知识的缺失,普遍存在“谈癌色变”现象。很多人一旦不幸罹患癌症,尽管辗转于各医院之间,投入大量的治疗费用,接受多种方法的治疗,生存质量依然每况必下,甚至迅速离开人世。而这种现象的不断重复,又极大地增强了人们对于癌症的恐惧。加上癌症与环境污染、饮食安全等因素有关,因此人们对生活环境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随着癌症村的出现,很多人对居住环境的安全性和食品、饮水安全开始质疑。 五是癌症患者疾病负担较重。除肺癌和白血病等病种列入“卫生部”重大疾病保障,部分癌症列入特殊病种在门诊治疗可享受住院报销水平,其余的均列入农医保报销范围,享受约75%的报销标准。据估算,癌症患者实际治疗费用大约50%由个人负担,患者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现象时有发生。 三、对策建议 癌症是细胞不受控制的增长和扩散。它可影响人体的几乎任何部分。肿瘤常常侵入周围的组织并可转移到其它部位。通过避免接触常见的高危因素,可预防多种癌症。此外,通过手术、放疗或化疗,很大一部分癌症可以治愈,尤其如果能在早期发现。政府应高度重视,直面问题,齐心协力,通过加强相关政策支持,提高民众科普认知性,早期筛查、早诊早治等途径,运用规范化的技术加以防治,努力降低癌症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癌症生存率和治愈率。 一是开展癌症科普宣传。各媒体应加强宣传癌症的可防可治,正确引导舆论,防止“以讹传讹”。充分发挥大众传媒作用,举办专家访谈,邀请专家撰文,开展科普讲座、图片展览、知识问答、义诊咨询等活动向普通大众进行宣传,营造科学抗癌的浓厚氛围。同时可结合每年2月4日世界癌症日针对不同层面、不同群体开展宣传活动,逐步建立起防控体制。 二是增强癌症预防意识。根据国际癌症合作者2005年所作的一项研究,通过改变或避免主要危险因素,超过30%的癌症可以得到预防。要不断增强人群对癌症的预防意识。避免吸烟、不良饮食方式等危险因素、控制职业危害,预防癌症的发生。 三是开展癌症早期筛查。政府应投入资金,开展早期筛查,帮助人们认识癌症早期征兆,并针对症状寻求医疗。对五类高发癌症(肺癌、乳腺癌、大肠癌、上消化道癌、肝癌)进行筛查,由具有专业化诊断和治疗能力三级综合医院承担癌症筛查任务,为癌症的尽早治疗赢得时间。 四是推进早诊早治。癌症一旦早期发现,就要到正规的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以免延误时机,治愈癌症患者,延长患者生命和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要寻找癌症患者需求的关键点,提出更多对癌症患者有帮助的建议,如组织患者学习肿瘤防治知识,交流康复经验,开展体能锻炼,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四是“共同参与”关爱每位癌症患者。每一位癌症患者都应得到科学的治疗与全社会的帮助,不仅是医疗机构的诊疗服务,良好的家庭环境、充满关爱的社区氛围都非常重要,政府部门应为癌症患者搭建共享服务平台,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关爱癌症患者。政府部门、医疗机构、康复组织、公益慈善机构、社会服务机构应尽力向患者提供帮助,让他们得到身体、心理和经济上的帮助。 五是推进“大病保险”制度。参照先进地区做法,由发改委牵头,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开展“大病保险”制度,有效提高癌症等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大病保险是在基本医疗保障的基础上,对癌症等大病患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进一步保障,减轻癌症患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 六是加强环境污染与癌症患病率等相关性研究。80%的肿瘤与环境因素有关。不良环境与肿瘤的关系十分复杂,可产生对人体间断或持续的反复侵袭。政府要正确面对问题,加强环境污染与癌症患病率的研究,关注水、土壤和空气污染、食品安全对人体的影响,以科学、客观的数据来消除公众的恐慌心态,倡导全社会关注环境保护,共同努力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让人们远离癌症。
(提案人:民盟台州市委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