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会议报道>政协全会>四届四次全会>提案选登

关于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发布日期:2014年01月06日 13:09 来源:宣传处 浏览次数: 字体:【】【】【

   2000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发展大工业、开发大港口、构筑大交通、建设大城市”的战略目标,把台州定位为繁荣、文明、优美的现代化港口大城市。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地区的发展建设离不开当地的经济支持,台州是一个民营经济发达、产业基础雄厚的城市,医化、机电、塑料、汽配、工业品等优势产业在全国享有盛誉。工业园区作为建立产业集群、推动工业化、城市化的重要载体,对加快台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近几年来,工业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在台州如雨后春笋般地兴起,其中不少工业园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甚至成为区域形象工程。但由于园区数量众多,一些园区规划、建设、园内企业持续竞争力和区域特色产业优势的培育并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这些制约了工业园区的持续发展,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建设。
   现就当前工业园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作如下几点建议:
   一是园区基础设施滞后,需及时解决。近年来,台州加强了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多数园区实现了五通一平、六通一平,但相对于当前园区规模的快速扩张和扩大开放,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一定的滞后现象。一些园区基础建设跟不上园区发展要求,特别是一些新兴的工业园区,相对园区扩张和入园企业的要求,建设速度滞后。某些园区内外交通、道路网络、水电、排污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影响了企业的建厂、进驻以及生产经营。如椒江洪家东部园区的内外道路网尚未配套,其中园内的经一路、经二路、纬二路均还在建设中,园外的洪家南环线路尚未修建,现只有位于洪家闹市的洪三路通往园区,此路偏窄且人流量多,使得企业无法按计划正常进驻、运营以及落实今后的发展规划。已进驻园区的浙江超凡日用品有限公司、台州尚远塑业灯饰有限公司、台州市中天塑业有限公司、台州市椒江家欢塑料厂等多家企业均受到上述道路的瓶颈制约,造成了不少的经济损失。
   因而,应围绕建设重点工业园区,搞好道路网、供水网、能源网、排污排水网等基础设施规划,抓紧启动关键工程,适当超前建设,着力打造道路系统完善、市政设施齐全、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创造良好的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二是办理相关入驻手续繁琐且周期长,需进行科学性地简化。企业在入驻园区前后需办理相应的审批手续,期间难免会遇到一些繁琐且周期长的审批程序,延后了企业的入驻计划。建议简化办事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做到限期办结。可实行审批全程代理服务,一个项目一个机构管理、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尤其在用地报批、供地、发证等方面建立高效服务机制。进一步完善行政审批制度,通过“绿色通道”、“联合会审”、审批“提速”工程等方式科学性地简化审批手续,缩短办理周期,使企业少走弯路,尽快投产见效。
   三是适当减免规费,减轻企业经济负担。企业从拍地建设的前期投资到后来入驻经营的各项成本,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均给企业本身带来了不少的经济压力。建议在企业产业转移项目的各类规费、手续费上,按照能免则免、能减则减、就低不就高的原则,实行相应的减免政策。对实际投资额达1亿元以上的产业转移项目,建议给予一定的政策奖励,让企业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生产经营中。
   四是助推园内企业品牌建设,打造工业园区特色优势。品牌的竞争已逐渐成为企业在经济洪流中得以立足的重要内容,品牌的价值与企业的效益和园区的影响力紧密相连。建议助推园区企业的品牌建设,以品牌效应体现园区特色优势,从而拉动整体经济的发展。可通过出台一些针对品牌建设的政策来鼓励企业发展品牌企业、品牌产品;科学性地简化名牌产品、著名商标等奖项的申报手续和证明材料,在原则范围内多给成长型的企业开绿色通道;重点推进园区骨干企业(例如年产值达1亿以上的企业)的品牌建设,结合实际、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使这些企业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阶段性的品牌建设目标和任务;加强部门之间的联系,简化相关审批手续,减轻企业的负担,积极创造条件为企业提供融资、科研、人才、法律等方面的保障;通过电视、网络、展会等平台免费为企业做宣传,拓宽信息渠道,通过增强消费者的认知度来推广品牌。通过上述等方式助推企业建立品牌软黄金,实现企业、园区乃至台州地区长久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是完善相关园区扶持、管理、服务的规章及政策体系,促进园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和完善工业园区服务体系,提高为入驻企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园区管理机构不仅要在企业入驻、办件、建设、生产等环节建立完善一条龙服务体系,还要注重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高行政服务效率,整合行政资源。工业园区不是单一的个体,需要与城市商住、公交、餐饮、酒店、医疗服务、学校等紧密衔接,统一规划。发动各级政府部门的力量,如经贸、国土、建设、环保、工商、财政、税务、质监、科技、教育以及政法、监察等部门,给入园企业在融资担保、技术服务、就业培训、职工落户、子女就学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和帮扶,加强园区与周边政府和群众关系的协调,切实解决园区建设与企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为企业家排忧解难,确保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办得好,促进园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提案人:陈爱华)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分享到:
0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台州市委员会

浙ICP备06055595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