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会议报道>政协常委会>四届常委会>四届十六次常委会议

台州市“五水共治”工作情况汇报
发布日期:2014年08月25日 16:48 来源:宣传处 浏览次数: 字体:【】 【】 【

尊敬的元主席,各位副主席,秘书长,各位常委,同志们:
    去年年底,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五水共治”的战略部署,这是浙江省委、省政府根据浙江省现状发展情况,按照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提出的宏观发展战略,这是治环境、促转型、惠民生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生态文明及水生态文明的建设要求,更是美丽浙江及浙江经济转型的需求。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通过以工程项目上马论成绩、以水质变化论英雄、以群众满意度论成败,系统推进全市“五水共治”工作。垃圾河歼灭月活动得到夏宝龙书记和王建满顾问的高度肯定,“治水先锋行动”得到胡和平部长批示肯定,温岭、天台、仙居等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得到黄旭明副省长批示肯定。“五水共治”工作同时得到市政协的高度重视和指导。
    一、治水工作情况
    2013年底,整合提升原有水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由书记、市长任组长,市委副书记、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市委副书记兼任办公室第一主任,分管副市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在水环境整治办公室基础上,再抽调31名业务骨干和后备干部,充实治水办力量至46人,下设办公室、宣传处、综合处、督查处、技术指导处、执法指导处6个处室。同时,农办、建设、水利、环保等均已成立本系统“五水共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健全机构、配强人员的基础上,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抓标本兼治。
    一手抓治标。一是垃圾河清理。启动“垃圾河歼灭月”活动,目前,全市垃圾河基本清理完成,截至4月16日,实际清理垃圾河2600条,4714公里,清淤87万吨,投入1.1亿元。4月1日,省治水办对台州垃圾河清理进行暗访。通过明查暗访,省领导对此项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并在省治水办68期简报刊发通报,指出“其做法值得其他地方学习借鉴”。二是无违建河道创建。3月份全市进行沿河(湖)违建情况排摸,共排摸出涉违数量353.81万平方米。目前,已累计拆违189.31万平方米。三是飞行执法。设立群众举报电话88559665。抽调环保、公安、检察、行政执法等部门业务骨干设立执法监督处,开展“飞行执法”。组织环保、公安、水利、农业、行政执法等部门联合开展“斩污除患”雷霆行动。截至4月18日,全市行政处罚288起,行政拘留107人,刑事拘留61人,逮捕11人。
    一手抓治本。一是摸清水情。春节上班第一周,组织全市万余名党员干部集中开展“踏河知水”普查行动,查清全市水情,建立动态数据库,为治水提供第一手资料。二是编制规划。根据实际,委托有资质的相关机构编制“五水共治”规划。三是抓作战指挥室建设。通过设置“一表八图”,以图表形式实现治水可视化。同时,建立治水地理信息系统,把看不见的河道水质、河道疏浚、清淤情况等,变成看得见的信息、数据,实时显示、实时监控。四是抓工程项目。坚持项目化推进,按照进度要求倒排工期,分季度、分板块进行督查考核评比,倒逼工程推进。全市510个治水项目,目前已开工209个,完成投资22.17亿元。五是落实“河长制”。组建“河长制”办公室,对全市11386条河道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制,其中240条县级以上河道建立“河长+警长+环保卫士”制,安设河长公示牌。编制“一河一策”整治方案。
    (二)抓制度建设。
    1. 考核制度。针对治水工程项目、交接断面水质变化、污水处理率、清三河等重要指标,专门制定考核办法,形成1+X的考核倒逼机制,变“要他做”为“他要做”。一是系统考核。县级层面,确定各县(市、区)29个交接断面,通过对比各地入境水质和出境水质进行排名考核。乡镇层面,开展全市乡镇街道“百河水质竞赛”,在全市除海岛外的125个乡镇街道各选取一条河道,按水系源头乡镇、街道、中心镇、其他一般乡镇四个类别进行考核排名公示,年度得分累积后三名的实行约谈制。二是科学考核。注重过程考核,按照年初梳理的治水项目,把任务分解、责任落实到人,每月督查,每季度督评,年终考核。注重结果考核,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统一指标,统一取样,根据日均供水量、污水收集量、污水处理量、COD减排量等对污水处理情况进行考核。三是联动考核。市农办、“三改一拆”办、环保、建设、水利等部门,联合制定“无违建”河道、河长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项目等考核办法,做到部门联动。各县(市、区)治水办结合实际和省市要求,也制定相应考核细则,明确时间节点和任务要求,做到县市联动。
    2. 督查制度。一是建立督查工作机制。重点督查目标责任书完成情况、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落实情况等,专项督查重点项目、专项行动等进展情况。如3、4月份开展垃圾河歼灭月活动专项督查行动,5月初开展“百河竞赛”专项督查。二是建立河道台账管理制度,包括河道分布图纸、河道基本情况、沿河工业企业、“三产”、养殖场、排放口、违法建筑等情况,保洁合同和记录等。三是河道日常巡查机制。组织日常巡查员,结合“垃圾河”歼灭月、无违法建筑河道铁拳整治行动等,对河道保洁、清洁情况进行每周不少于2-3次的巡查,对在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今年以来已全面巡查河道12次。
    (三)抓宣传普及。
    1. 广泛宣传。一是简报宣传。目前,台州治水工作省领导批示7次,市本级共编发市级工作简报28期,39篇信息被省级以上简报录用。二是媒体宣传。在市级各主流媒体开设治水专题;在市内各主要门户网站开设专栏,开通“台州治水”微信微博。三是短信宣传。开通“治水之声”短信平台,推出“治水攻略”、“治水通报”等专题,介绍亮点、特色工作和典型经验。各县市区、各部门也根据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五水共治”宣传。
    2. 知识普及。一是开展“五水共治”技术培训。全市所有乡镇党委书记、相关部门负责人300余人参加。二是编制治水实战兵法。编印《台州市“五水共治”实战兵法36计》,分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5篇,特别是“治污水篇”,把治污水工作细化“5步24法”进行说明。三是编印《台州市“五水共治”执法宝典》,整理有关涉水的行政、刑事、追责、民事等法规、条例及涉水的行政、民事、刑事案件,编印成册,供基层在现实执法过程中参考和借鉴。
    二、下阶段工作打算
    下阶段,我们将在继续做好规划编制、垃圾河清理考核督查、飞行执法、工作宣传等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开展无违法建筑河道“铁拳”整治行动。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要求,深入排查涉河(湖)违法建筑,综合施策,全面整治,确保实现涉河(湖)违法建筑排查率、排查发现的违法建筑整治率、涉河(湖)违法建筑监管率三个100%,确保4月底全面完成65条重点考核河道和“河长制”河道“零违建”,6月底前实现全市河道“零违建”。目前,全市各涉河(湖)管理范围内的违法建筑排查工作已基本完成。
    (二)抓治水项目开工建设。五水共治,治污工程是根本。下阶段,将重点针对全市五水共治工程项目,特别是“十河示范、百河整治、千河截污”工程的推进情况进行督查。力争6月底完成年度投资额的60%以上,年底全面完成计划任务。
    (三)齐抓共治,统筹推进“五水共治”。全力抓好“防洪水”。重点完成官田坑等5座水库建设、龙喷水等4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及52座重点山塘除险加固工程,新建加固堤防48公里。全力抓好“排涝水”。重点推进洪家场浦排涝调蓄工程、栅岭汪排涝调蓄工程等重点扩排工程建设,新建排水管网100公里、改造130公里,完成23个小区和18条道路的积水点排水改造。全力抓好“保供水”。重点开展方溪水库等7大水库建设,基本建成佛岭—西溪水库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实施台州三期供水等3大引水工程,实施农村饮水提升工程,改善农村饮用水条件人口1.7万人。全力做好“抓节水”。完成主城区居民家庭节水器具改造不少于5000套,完成“一户一表”改造5000户以上,建成屋顶集雨收集系统300处以上。推进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田间排灌渠系工程建设,完成364公里农田渠道改造。完善节水统计指标体系,确保市区万元GDP取水量年下降5%。
    (四)建立治水地理信息系统。按照先普查、后规划、再建设的原则,通过网络系统,运用科技手段,把地下的雨水管网、污水管网、供水管网等情况,变成电脑里的资料和数据;把看不见的河道水质、清淤情况、河道疏浚情况等,变成看得见的信息、数据,实时显示、实时监控。依托地理信息系统平台,我们将在水系图上直接用红线标出考核河道分布、污水处理设施分布,表明污水处理量、截污情况等。目前地理信息平台系统正在开发,河道地理信息数据正在采集,河道视频监控待安装。


院桥镇开展“五水共治”工作情况汇报
黄岩区院桥镇党委书记 徐 勇
(2014年4月24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