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鉴洋湖湿地概况 鉴洋湖湿地位于我市黄岩区院桥镇东南约5公里处,东邻路桥区螺洋街道,南近温岭市泽国镇、大溪镇,由古海湾演变成的西东走向泻湖形成,为金清港水系山水泾组成河段,河水自西向东常年流淌,是我市最大的内陆河流型湿地。2009年经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为全国41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之一,是目前市区唯一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规划研究范围14.5平方公里,总体规划面积为5.95平方公里,其中水体总面积约1.25平方公里,一期保护开发建设规划面积2.153平方公里。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不仅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大量的资源,而且在调节气候、削减洪水、降低污染物、改善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都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国内外有许多依托湿地建成的重要旅游风景区,如著名的美国佛罗里达大沼泽地国家公园、香港米埔湿地公园、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等,不仅发挥了重要的生态文化价值,而且还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鉴洋湖湿地具有独特的自然生态、人文遗产、地理区位等资源优势,是目前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中唯一以“渔耕文化”为特色的生产性湿地公园。国内著名景观设计大师、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北京大学俞孔坚教授实地踏访后,曾有“惊为天人”之慨。 (一)自然生态方面:鉴洋湖地形独特,东西窄长,分上下两湖,河道两侧湖荡漫布,支河纵横,水量充足,常年不断水。主湖区河岸曲折、沙洲众多,湖内有岛、岛上有湖,生态良好,山地森林覆盖率超过60%,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类型多样,有动物114种、植物538种,芦苇、杨柳遍布,鹭鸟、白鸥翔集,湖光水景极为优美。 (二)人文资源方面:一是历史文化遗产丰厚,古桥、古庙、古遗址等历史遗迹众多,有造型独特重建于清乾隆56年(1791年)的鉴洋桥,有居黄岩五大庙会之首的鸡笼山杨府庙,有位于鸡笼山东北麓、名列江浙早期36座佛寺并为黄岩六大古寺之一的天台宗黄岩第一古刹宝轮寺,与宝轮寺相对并同列江浙早期36座佛寺和黄岩六大古寺的禅宗江南第一古刹广化寺,还有位于南岸战塘村的唐代古刹正等寺,以及业已消失的清末御史杨晨归隐别墅“寄傲轩”和湖心亭等。二是乡土景观别具一格,包括体现鉴洋湖地方特色的养殖塘、圩田、果园、民居,以及展现鉴洋湖自然风光的河湖湿地等。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包括历史传说、诗词文学、民间艺术、民间习俗等,其中《鸡笼山的来历》、《镇锁桥的故事》等十篇鉴洋湖有关传说已列入市、区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区位优势方面,鉴洋湖地处“二区一市”接壤地带,距黄岩城区10公里,路桥城区5公里,椒江城区20公里,温岭泽国镇6公里(大溪镇一山之隔),甬台温铁路、规划机场高速及区域交通干道从东、南、西三个方向穿越鉴洋湖地区,地理区位优势非常明显,具有很好的休闲旅游开发价值。同时,湖区地处黄岩区院桥省级中心镇与路桥区交界,外围周边腹地开阔,未开发用地面积较大,建设提升空间优势明显。 鉴洋湖湿地是台州宝贵的生态和文化资源,是台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一张“金名片”和不可多得的有效载体。加强湿地保护建设,也是我市“多城同创”的重要内容,是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创建评价指标体系中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而鉴洋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必将对湿地区域包括路桥、温岭等周边环境产生巨大影响,大大提升全区域的综合价值,带来巨大的区域品质环境集聚效应和经济效益。因此,加快鉴洋湖城市湿地公园的保护开发建设,不仅对于我市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有着现实的重要作用,而且对我市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打造生态宜居城市,以及加快黄岩路桥两区对接、促进中心城市相向融合等,都有着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 二、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根据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市、区两级及相关部门加紧启动了鉴洋湖湿地保护与开发建设相关工作。 (一)规划设计加紧完善。2008年我市启动鉴洋湖湿地公园规划及申报工作。2009年,市政府委托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研究院编制了“鉴洋湖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并向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申报了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项目。同时,加紧跟进鉴洋湖城市湿地公园相关建设规划的深化细化工作。在“鉴洋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一期修建性详细规划”初稿基本形成后,2011年12月2日,市政府专门召开会议,对“一期修建性详细规划”进行初步会审。随后,组织进行了多次讨论与研究,不断完善设计方案。目前,《鉴洋湖湿地一期工程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方案已定稿。一期工程主要作为鉴洋湖湿地公园建设的先期工程,发挥湿地保护、形象传播、一三产联动等作用,以带动湿地公园的整体建设。 对湿地公园保护开发,我们的主题定位是“归田园居”,表达现代城市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回归自然的归隐境界,体现一三产业融合对接,为城市人提供一种闲逸自然的生活方式。空间结构为“一核三圈”,一核为上下两湖,上湖以湿地动植物保护、周边来水净化为主要功能,主要景点有湖野沙洲、观鸟天堂、科普基地等;下湖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展示人与湿地和谐相处的一面,主要景观有寄傲湖庄精品酒店、会渔水岸、桑果塘堤等。三圈为田、园、村,第一圈层为环湖美田,在上下湖外围,湖与村落之间,规划形成花海稻田、千亩荷田、水上菜田、虾蟹渔田、水上菜田、设施农田、鸭鹅牧草田、土鸡葡萄田等;第二圈层为隐逸乡园,在农田边缘,田与村落、山林交界处,分为归耕农园、山林雅园、水泽庄园、清幽荷园、缤纷果园等五个主题园区;第三圈层为和谐村居,对现有村落进行改造,打造一街(鸡笼山街)、一巷(鉴洋水巷),以休闲娱乐、生活居住为主要功能。 按照“以保护为中心,以开发促保护”的思路,配合一期工程规划建设,2012年我们启动了入口景区规划设计工作。规划设置用地规模达350亩左右的湿地公园入口花田景区,使之与湿地公园形成有效衔接,通过种植季节性花田,四季轮作,以四季不同的花田景观吸引游客参观游览,为湿地公园旺人气、造氛围,为湿地公园开发建设奠定基础。目前,入口景区规划设计通过组织专题会审,并进行修改细化,基本完成规划设计,部分完成施工图设计。 (二)管理机制逐步理顺。2010年5月,黄岩区成立了“鉴洋湖湿地保护开发指挥部”(黄政办发〔2010〕56号)。2011年7月,市政府建立了“台州市鉴洋湖城市湿地公园保护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并下设指挥部(台政办发〔2011〕92号)。2014年4月底,我们注册成立了“台州市黄岩区鉴洋湖湿地保护开发有限公司”,为湿地公园后续开发建设提供企业化运作平台。2013年12月,经市里同意(台编〔2013〕38号批复),黄岩区编委批准设立了湿地保护常设机构——台州市黄岩区鉴洋湖城市湿地公园保护开发管理委员会,为区政府直属相当于正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单位类别为公益一类,人员编制7名。目前,鉴洋湖湿地管委会(指挥部)办公场所确定,部分工作人员已到位(基本为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人员兼任)开始工作。 与此同时,对黄岩鱼种场(事业单位)进行全建制归并移交区住建局。该鱼种场为隶属农业局的事业单位,共有职工22人,其中退休14人、在职8人,拥有湿地核心区450多亩湖区水域。移交接管后,可为进一步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奠定坚实基础。目前,接管移交工作基本完成,已收回下湖湖区鱼塘水域230亩,为后续湿地公园一期工程建设准备了条件。 (三)基础建设有序推进。一是接待中心改造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我们依托湿地区域原有鉴湖公社办公楼房,改造建设湿地公园接待中心——鉴湖公社大会堂。目前,鉴湖公社大会堂一期改造建设基本完成,二期改造建设正在加紧施工。二是入口桥梁和道路改造完成主体建设。我们对鉴洋湖湿地公园入口桥梁、道路进行了景观性改造建设。在拆除原有桥梁的基础上,重新进行规划改造,结合区域道路通行功能,将桥梁设计建设为充分体现鉴洋湖湿地特点的入口景区标志性景观桥,目前,桥梁主体改造基本完成。同时,依托原有村道,将改造拓展为景观道路。目前,已完成道路征地和基础填筑,年内将启动道路及配套景观建设。三是实质性启动入口景区建设。依照入口景区规划设计,及时启动入口景区涉及的350亩用地租赁流转工作。目前,地块租赁合同签订工作正加紧进行。同时,入口景区河道清淤、植被补植、护岸修复等前期相关工作均已启动。 (四)报批方面。鉴洋湖虽经国家建设部批准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建城〔2009〕277号),但目前我国湿地有关管理经费补助等政策实际归口林业系统,因此,我们拟再向国家林业局争取申报“鉴洋湖国家湿地公园”,以取得上级补助资金和政策等支持。2012年,在完成“省级湿地公园建设可研”论证,已于同年12月报经省林业厅核准列入省级湿地公园(浙林资函〔2012〕48号),已拟再申报国家湿地公园。 三、当前存在主要问题 鉴洋湖湿地保护开发建设是一个大型综合性工程,当前各项基础性工作基本完成,但加快推进开发建设急需解决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环境破坏问题。由于院桥、路桥周边区域建设项目需求大,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湿地周边区域非法开山采石情况非常严重。早在2011年,指挥部就曾向上级书面报告,要求尽快遏止开山采石等破坏鉴洋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生态环境行为,但相关部门并未及时采取有效行动。随后,盗采碴石活动愈演愈烈,且十分猖獗。据调查,目前鉴洋湖湿地公园规划区域内共有20处山体被开挖,合计面积达363亩。周览湿地湖区,触目惊心,四角周边几乎无一幸免,山体环境破坏状况之严重令人痛心。如果再不加强打击力度,坚决予以遏制,继续任由此类非法开山采石行为肆意延续泛滥,鉴洋湖湿地资源和人文景观可能遭到更大的破坏,而这些资源景观一旦破坏后,不仅修复投入极大,而且将在相当长时期内甚至于根本上无法再行恢复还原。 (二)配套资金问题。鉴洋湖湿地保护开发是一个以社会效益为主的项目,其经济效益和回报周期长,见效较慢,但前期资金投入量大,预计完成鉴洋湖湿地保护开发需要投入50多亿元资金。目前,建设工作已实质性启动,黄岩区已到位资金近1400多万元,市里仅到位60万元,以当前极为紧张的黄岩区级财政现状,仅依靠区级财政解决前期启动资金难度极大,急需市里相应落实配套资金。 (三)用地指标问题。一方面,当前湿地公园道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急需落实用地指标。鉴洋胡湿地公园入口道路总长800米,涉及建设用地约需24亩。前期征地及部分填筑完成后,由于用地指标未落实,被国土部门卫星遥感发现,责成覆土恢复处理。根据市对区考核要求,今年需要完成入口景区道路建设,因此,急需落实用地指标,以确保考核任务如期完成。同时,停车场、道路、下湖景区建设等,也均需落实用地指标。另一方面,平衡地块建设也需要落实用地指标。财政投资与项目经营相结合的运作思路,是解决建设资金,实施鉴洋湖湿地保护开发的必然途径。但政府层面只能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大量的项目投资需要通过湿地周边的服务业和房地产等项目开发建设来回笼解决。因此,用地指标是实施鉴洋湖湿地保护开发关键制约因素,需要市里在用地指标上倾斜,并明确单列指标予以解决。 (四)用地规划问题。考虑最大限度发挥和利用鉴洋湖湿地公园的建设效益,应打破地域界限,从更大区域范围研究和分析鉴洋湖周边(包括院桥、路桥、温岭局部区域)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向、整体的山水格局、与区域功能布局的关系、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总体规模的控制、工业发展、城镇发展与旅游发展的关系、远期与近期的关系等,科学制定这一区域的城乡规划,形成清晰明确又相互协调的整体空间布局。同时,结合湿地公园规划,将保护与合理利用统一起来,盘活城市优质资源,实现生态、社会和经济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 当前,重点要解决好湿地公园建设的经济平衡问题。要在启动建设前,在规划层面先行解决筹资用地。但目前在“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中,鉴洋湖湿地不属于城镇规划区范围,且位于城市绿廊,如需开发房地产等相关项目,必须先从“总规”层面予以调整,或予以单列;同时,根据“台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鉴洋湖湿地区域除村庄部分用地外,大多属于非建设用地或基本农田,需在“台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时予以调整,并由市里落实建设用地指标。此外,鉴洋湖湿地东边与路桥区交接,在建设规划方面可能需跨行政区域控制,需市级层面及早予以协调确定。 (五)跨域协调问题。虽然市、区已成立领导小组、指挥部和管委会,但鉴洋湖湿地毗邻路桥区和温岭市部分乡镇,扩大规划研究范围和加强规划区控制,必然涉及相邻区(市)层面的工作协调与衔接。在现行行政工作架构下,由黄岩区下属的正科级指挥部(管委会),很难有效实施运行管理和相关工作的跨区域衔接协调,必将直接影响湿地保护开发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
四、2014年工作打算 根据市对区考核要求和年初确定计划,2014年,鉴洋湖湿地公园保护开发建设将全面进入实质性启动。我们将围绕“以保护为中心,以开发促保护”的工作方针,借力“五水共治”载体,全面启动并加快湿地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聚人气、旺地气,进一步为鉴洋湖湿地公园保护开发建设奠定基础。 (一)加紧完成接待中心二期工程建设。鉴湖公社大会堂改造为接待中心的一期工程现已完工,但相应配套需要在二期工程中完成,必须加紧跟进二期工程建设,以形成有效接待能力。目前,二期工程已进入施工建设阶段,计划今年国庆节前基本完成。 (二)全面启动入口景区建设。进一步争取院桥镇政府和当地村两委的支持配合,尽快完成土地租赁和局部征用,并积极争取落实30亩道路建设用地指标,以尽快启动并完成入口景观道路(包括景观桥梁)及花田景观改造建设,并实施景观植物种植培育,力争早出形象,形成湿地公园入口形态景观,同时完成入口景区河道清淤、植被补植、护岸修复建设,为湿地公园开发建设聚人气、旺地气,为后续湿地公园建设营造氛围。 (三)扎实推进湖区生态整治工作。根据“五水共治”工作部署,有计划扎实推进湖区河道水体疏浚清淤、护岸修复和植被恢复保护等工程,配合属地政府做好河道垃圾清理,以有效发挥湿地在防洪滞洪、净化水体等水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切实为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同时,在下湖景区选择适当位置建设小型游船码头,并先行配置一、二艘小型游船,方便日常工作开展。 (四)逐步启动一期工程建设。根据一期工程规划设计和财政资金计划安排状况,局部启动挖湖、堆岛、植被培植、设施预埋等基础项目建设,为一期工程开发建设奠定基础。同时,尽早确定鸡山街景观设计风格,形成相对系统的立面改造方案,并探索试点立面改造,形成局部景观,为后续改造示范。 (五)进一步深化湿地规划设计。继续深化细化湿地公园保护开发建设规划设计方案,把湿地功能作用研究透,把保护开发的定位定准确,力求科学保护、合理开发。根据湿地保护开发规划,深化细化平衡地块的规划与设计,为公园后续开发建设提供有效资金平衡保障。与此同时,探索启动湿地相关知识宣传普及和研究等工作,为进一步加强湿地保护开发积极做好相关准备。 总之,2014年鉴洋湖湿地将在力争入口景区初见成效、接待中心基本建成、街区改造试点推进的同时,大力推进河道清淤、植被补植、护岸修复等基础性工程建设,有步骤启动科研、宣教等相关工作,积极保护和发挥好鉴洋湖湿地生态环境、观光旅游、科研宣教等各方面功能,为把鉴洋湖打造成为一张台州市区生态湿地公园金名片继续做好基础性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