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汽车进入百姓家庭,带动了洗车业的兴旺,然而,传统的洗车方式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 “传统洗车业是到了该整治并提高准入门槛的时候了,特别是在今年‘五水共治’的背景下,有关部门应该大力推广各项洗车节水措施。”台州市椒江区政协委员章亦矾说。 我省水资源曾一路亮红灯。2007年至2012年期间,有两年人均水资源量低于用水紧张国际标准1700立方米,逼近缺水警戒线的有三年。去年,我省出现了罕见的持续高温天气,降雨量减少,不少小河断流,数百座小山塘干涸,大量农作物受旱,一些地方甚至出现饮水困难。 另一组数据显示,我省虽是江南水乡,近年来水资源总量却在持续减少。2011年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362立方米,比2009年下降了24%,远远低于全国2100立方米的平均水平。据《浙江省水资源公报》显示:2011年全省总水资源量为744.21亿立方米,比2010年的1397.61亿立方米偏少46.8%。 水资源持续减少,属于高水耗的洗车行业的水资源浪费现象依然在持续。据了解,目前,洗车行业准入门槛低,只要一台压缩泡沫器,一支高压水枪,一桶清洁剂,即可营业。由于成本低,利润高,洗车业成了一个热门行业。洗车用过的水顺着下水道或裸露的土地直接流走,基本没有回收措施。 章亦矾算了一笔“用水账”:到2012年底,全省机动车保有量1306万辆,其中汽车775万辆。以平均一辆汽车10天洗一次、每辆车洗一次用水100升计算,一年要洗掉2790万立方米水,相当于2.7个西湖的蓄水量。他认为,根据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浙江省节约用水办法》第三十一条规定:日洗机动车规模50辆以上的单位应当安装和使用循环用水设施,这一规定标准显然太低,即使这样,不少地方仍没有得到较好执行。 对此,章亦矾建议,尽快修订《浙江省节约用水办法》,提高洗车行业的准入门槛,规定经营洗车行业的单位和个人、自备车辆较多的企业应当安装和使用循环用水设施。同时,制订洗车行业节水、污水处理和水循环设备标准,对采用新工艺和设备的洗车店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加大对全省洗车行业的专项整治。
——摘自《联谊报电子版》作者: 周大彬 通讯员 程尚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