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园地>政协理论交流

凝聚“和”动力,绘就同心圆
发布日期:2018年12月26日 09:51 来源:台州市政协办 浏览次数: 字体:【】【】【

——台州市黄岩区“政协和文化”的创新与实践研究

台州市黄岩区政协主席  柯善辉

 

内容提要:台州市黄岩政协创新“政协和文化”理念,以“和”为动力,新时期加强政协文化建设提供鲜活的“黄岩样本”。本文以“政协和文化”新理念为研究对象,从阐述“政协和文化”概念入手,分析中华传统“和”文化与当代政协文化的共通性与结合点,在总结黄岩区政协创建活力“和家园”、“政协文化月”、政协委员“崇和讲堂”、“永宁史话”文史讲堂等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探索分析下一步持续深入开展“政协和文化”建设的可行性路径

关键词:和文化  政协  和谐  同心圆  实践

 

一、“政协和文化”的概念与内核

近年来,政协文化已愈来愈被重视。但政协文化的内核与灵魂是什么,有多种说法。有的说是民主,有的说是协商,有的说是团结等等。政协文化的本质是和谐文化“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理想境界。孔子把“和”作为人文精神的核心,对“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进行了很好的阐述。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思想,认为“和”是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我国古代的先哲们,对“和”字的内涵作了精辟论述,为“和文化”的形成做出了杰出贡献,“和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精髓之一。

因此,“政协和文化”应该是在继承发展中华传统“和”文化的基础上,以“和而不同、和衷共济、和谐同心”为基本思维特征的一种意识形态,是以“和”为基本元素,构成政协文化的理论体系、思想观念、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工作方法的总和,是反映我国爱国统一战线、基本政治制度和协商民主实践的一种文化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协和文化”最基本的内核应该是“和而不同、和衷共济、和谐同心”。“和而不同”就是尊重差异、包容共存,“和衷共济”就是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各族各界大团结、大联合,“和谐同心”就是民主协商、和谐共事。只有做到“以和为贵”,方能实现“家和万事兴”;只有把政协“和文化”渗透在政协工作的各个方面,才能推进政协事业的创新发展。

二、“政协和文化”的理论解析与时代价值

1.从哲学角度看:一是抓住了事物主要矛盾“政协和文化”准确抓住政协文化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体现政协文化的特征、特点和特色。二是“政协和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提倡和践行“政协和文化”对推动政协事业的创新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三是其中“和而不同”体现了唯物辩证的科学逻辑。它既承认矛盾的斗争性,又重视矛盾的同一性,还重视取长补短、协调冲突,促进矛盾向积极方面转化。

2.从政治角度看:和而不同、和衷共济、和谐同心是政协的价值取向。“不同”是民主的前提。正是承认不同,并为不同意见提供进行协商的平台,这样才能达到求同存异。就是因为有了这种“和而不同”的政治基础,政协才能尽可能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和衷共济”“和谐同心”。“政协和文化”实质是协商文化,团结与民主两大主题共同在“和”文化中体现。

3.从实践角度看:黄岩政协对“和文化”进行的有益探索,是新时期政协文化的一直创新和发展。这些实践活动抓住了政协文化的特征、特点和特色,促进了政协工作的创新发展,活跃了政协工作的氛围,推进了“和文化”在政协工作中的延伸发展。

从上面分析可见,“政协和文化”具有深刻的时代价值,为政协履行职能提供思想保证,为推动政协事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要弘扬“和文化”理念,就是要全方位多领域凝聚“和”的共识、汇聚“和”的力量,为党委、政府多建睿智之言、多谋发展之策,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三、“政协和文化”的黄岩实践研究

一年多来,黄岩区政协在践行“政协和文化”上开展了丰富的实践,为画好最大同心圆作了生动、有效的探索,为“和”文化与政协文化的融合上提供了鲜活案例。

(一)建设“和”队伍,发挥人才荟萃优势

1.艺术为基,汇集政协之友。为了用文化凝聚人心、增强活力、服务社会,黄岩区政协以区文艺界的政协委员为班底,吸收社会各界骨干精英70人,组建成立黄岩政协之友艺术团,声乐部、器乐部、曲艺部、舞蹈部、合唱团人才济济。在去年9月的政协“和文化”展演和今年的“春之和弦”元宵联谊活动中,在黄省、市、区政协委员自编、自导、自演了歌舞、戏曲、朗诵、书法等节目,不仅展现了委员们的风采,也增强了委员们的凝聚力。

2.存史资政,推动文史传承。整合社会各界文史人才资源,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文史工作者队伍,争取更大作为的着力点。今年,黄岩区政协首次聘请50名文史专员,并建立文史工作人才库,在汇聚文史工作力量同时,进一步提升政协工作影响力,推动文史工作向专业化、系统化、特色化和精品化发展。

3.志愿服务,传递正能量。政协“和文化”建设与促进和改善民生结合。通过组织、引导、动员有专长、有技能的政协委员,以“送文化、送教育、送健康”下乡等为载体,以实际行动体现于国有利、于民有济、于己有为。通过政策宣讲、咨询服务、送健康、送法律、送科技等社会公益形式,让活动开展经常化、常态化,有序化,有效发挥各界别委员的人才优势,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

(二)搭建“和”平台,营造和衷共济氛围

1.政协委员“崇和讲堂”。来自各行业的政协委员及相关专家通过“崇和讲堂”,谈体会、讲感受,展示一技之长,优化了委员的知识结构,开阔了委员的知情视野,成为黄岩区政协精品学习平台。黄岩区政协每月举办1期委员“崇和讲堂”,分别就《黄岩“宋服之冠”考古解读》、《提高政协履职能力》、《黄宾虹的笔墨世界》、《公务礼仪与形象管理》等课题作了精彩讲解,至今共举办了12期。讲堂内容涉及面广、可听性强,为委员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滋养,也促使委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履职能力,积极宣传、倡导、弘扬、践行政协“和文化”,共同推进黄岩区政协事业创新发展。

2.“永宁史话”文史讲堂。邀请本地文史专家、学者授课交流,对黄岩的本土文化、历史资源进行挖掘、解读,每两周在黄岩书画院举办,并免费对公众开放。“永宁史话”文史讲堂逐渐成为黄岩文史探讨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讲堂既遥望历史,又关注当前;既有一家之言,又有百家争鸣,黄岩历史文化的研究者们纷纷在这个舞台中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最新发现,分享自己的观点。目前,已开办《漫谈曾铣其人其事》、《九峰文化漫谈》、《黄岩翻簧的故事》等17期。通过举办讲堂,对梳理黄岩历史文脉,深入挖掘黄岩文化底蕴,传播黄岩优秀文化的起到了积极作用。

3.黄岩书画院。以书画为桥梁,为黄岩区书画家和相关界别人士搭建一个合作交流、咨情议事的平台。自去年9月黄岩书画院对外开放以来,举办了“山水黄岩”书画摄影展、“家在天台雁荡间”主题山水画展等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政协委员和书画摄影爱好者以“山水黄岩”为主题,从不同角度描绘黄岩大地的美丽景象,反映了黄岩独具美丽的民俗风情,歌颂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丰硕成果,为黄岩群众献上了一场视觉盛宴。这些书画艺术交流活动,给所有喜爱书画、从事书画的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交流平台,在促进文化交流、增强团结联谊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创建“和”品牌,构建创新履职格局

1.以理念弘扬“和文化”。新一届黄岩区政协成立以来,提炼出“和”字为政协文化核心字,从而在全国首次提出了“政协‘和’文化”的概念,这是政协理论的创新,也是“和合文化”在黄岩政协的延伸发展。

2.以活动弘扬“和文化”。去年9月,区政协举办了“政协文化月”活动,包括黄岩书画院对外开放、举办《山水黄岩》书画摄影展、创办“永宁史话”文史讲堂、举办政协文化报告会、开展政协“和文化”征文及评选、举办政协“和文化”研讨会、“送文化、送教育”下乡、举办政协系统首届羽毛球和乒乓球比赛、组建政协之友艺术团、举办政协“和文化”展演等10项活动。

3.以履职弘扬“和文化”。黄岩区政协利用政协“和文化”的力量,在沟通中加强协商,在协商中形成共识,彰显政协组织的参政实力、议政活力、协商魅力。去年以来,黄岩区政协组织委员先后就全域旅游发展、重振黄岩蜜橘雄风、旧城改造、开发瑞岩山文化园、对外贸易发展等问题,开展了87次调查研究、视察评议和对口协商等活动,累计报送调研报告10篇,反映社情民意100余条,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形成推进工作的强大合力。

(四)注重“和”宣传,绘就浓墨重彩篇章

1.宣传推广政协“和文化”。在媒体上宣传,运用报刊、电视、网络、画册等载体多形式、多渠道地宣传推介,不断提高政协“和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委员中宣传,让更多的委员了解,并主动参与到弘扬政协“和文化”中来。

2.深入研讨政协“和文化”。加强对“和文化”的提炼、挖掘和研究,大力彰显人民政协的“和文化”价值。继续开展“和文化”征文活动,动员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加深对政协“和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创新。多渠道组织研讨活动,不断深化对政协“和文化”的认识。与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的“人心和善、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天人和合”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正能量。

3.实践传播政协“和文化”。“和文化”融入到政协履行职责的各个方面,引导广大委员和政协工作者努力做政协“和文化”的实践者、传播者。如成功办好“政协文化月”活动,把政协“和文化”发扬光大;大力倡导以“和”为核心,让“和谐”、“和为贵”、“和衷共济”、“家和万事兴”等理念深入人心,引领社会和谐风尚。

四、“政协和文化”的提升路径选择

综上所述,黄岩区政协为“政协和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成果。下一步,要突出顶层设计,加强学术研究,创新载体,建立机制,为“政协和文化”持续深入开展提供可行路径。

1.要突出顶层设计,提高站位,把“和文化”的培育当作政协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和合圣地”就是台州的顶层设计,台州是和合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寒山、拾得“和合两仙”的故事脍炙人口。因此,在台州讲“和文化”具有特殊意义。要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全局的高度,对政协“和文化”进行搞好顶层设计,比如制订规划方案,创同时集中有效资源,对政协“和文化”进行实践、再培育

2.要聚力学术研究,形成“政协和文化”的理论体系,用于指导实践。人民政协是一个代表不同利益主体的和合体,人民政协所体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承接了“和”思想的传统,实现了“和”文化的当代价值。政协开展“和文化”理论研究过程,就是发扬民主、认真履职的过程。因此要加强学术交流,形成理论体系,组织开展多层次的政协和文化”学术论坛、研讨会等,形成品牌效应。

3.要注重载体创新,把“和文化”融合到政协的各项日常工作中。创新是时代精神,也是推动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和不竭源泉。黄岩区政协创新推出的“崇和讲堂”“永宁史话”“黄岩政协之友艺术团”,以及以倡导“和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活动月等载体,就是基层政协对弘扬“和文化”的有效探索。黄岩政协委员提交的交通治堵、发展旅游等提案或社情民意的做法,也是对“和而不同”文化的践行。要不断创新弘扬“政协和文化”的载体,如“一三五工作法”(一个主题三个平台五项活动)等等。

4.要强化机制建立,在有效性上做实做细文章。弘扬“政协和文化”,关键是要探索履职的新思路、新方式、新方法和新机制。要通过新机制把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分解到政协职能上来,准确入位,履职尽责。任何工作都切忌短期化,流于表面,政协工作也一样。政协践行“和而不同、和衷共济、和谐同心”新理念及做好“五心五力”文章,同样也要有工作制度,有运行机制,要在有效性上做足功夫。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政协和文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和合哲学论[M],人民出版社,张立文著,2004(11);

[2]和:审美理想之维[M],百花洲文艺出版社,袁济喜著,2001(9);

[3]和合认识论——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研究[J],吴志杰,王育平,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1(02)

[4]从传统文化看人民政协与协商民主[J],戎章榕, 政协天地,2014(11);

[5]以“五个更加自觉”推动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蓬勃发展[J],周敏炜,江苏政协, 2018(05);

[6]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基本依据——基于人民政协职能演变的思考[J],杨东曙,刘学军,  科学社会主义, 2018(02);

[7]“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政协的创新实践”理论研讨会情况综述[J],中国政协理论研究, 2017(04);

[8]试论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意蕴[J],程竹汝,中国政协理论研究,2017(04)。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分享到:
0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