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会议报道>政协全会>五届三次全会>大会发言

践行“五心”服务理念 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发布日期:2019年01月12日 10:18 浏览次数: 字体:【】【】【

——王波委员代表台州市工商联的发言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对营商环境的关注度都在不断升温,优化营商环境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要不断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国办印发《关于聚焦企业关切进一步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的通知》,为新时期营商环境作了新的定位。

一、我市营商环境总体评价

台州素来有尊商、爱商、亲商、护商的氛围,尤其是近年来,市委提出“五心”妈妈式服务,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引领,让企业享有更快审批服务;以“留驻本土发展政策”为抓手,制定出台《关于促进本地优质企业留驻台州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全力以赴服务本土企业;坚持“亩产论英雄”,为优质企业提供更好要素保障;台州的营商环境有了显著改善。2018年初,我市委托厦门大学中国营商环境研究中心开展营商环境评估,最后得出了66.12的“前沿距离”分数,台州市营商环境排名相当于全球190个经济体第76位,在全球处于中等水平。

二、当前我市在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差距

在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方面,与企业家的期盼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政策优化落地问题。一些政策可操作性不强,落地较难。相关优惠政策如何让更多企业知晓、理解还存在一定缺失。仍有不少“简政放权”“松绑政策”没能落在实处。有些企业反映,有关法规的跟进赶不上企业创新速度,导致商机延误。

二是民企公平待遇问题。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部分行业缺乏风险分担机制和项目退出机制等具体配套措施,让民企在竞争中处于不平等地位,在项目投资中的利益损失往往被忽视。

三是与企业家沟通渠道问题。真正彰显企业家地位的渠道还较少,具有区域辐射力甚至全国影响力的平台或论坛更少。企业家参与协商的主题面较窄,相应机制也不够透明和规范,导致企业家参政议政的热度不高,参与缺乏安全感。

四是政商关系只“清”不“亲”问题。有些干部只想当“太平官”,绝不腐败,但也不愿多干事;总有态度,但工作缺乏进度;服务企业不积极、不主动等等。

三、关于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的建议

市委提出的“五心”妈妈式服务理念,为我市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提供了新思维、新路径、新方法,为此我们建议:

(一)进一步推动惠企政策优化落地。要立足企业生存发展环境,梳理优化政策,确保政策契合台州实际,具有足够优势;要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使更多企业及时知晓政府的各项政策;要强化政策督查,吸收民主党派、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破解政策落实难问题;要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涉及民营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划等,必须倾听企业家意见,让政策跟得上企业创新步伐。

(二)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推动“最多跑一次”事项扩面,梳理更多服务事项纳入“最多跑一次”。厉行“减次数、减时间、减材料、减费用”,切实降低企业项目投资的时间成本、制度成本。要坚持企业需求导向,有针对性地优化服务内容,包括在一些专业领域比如针对涉外企业开展法律咨询服务等,给予企业急需的帮助。要以企业关注的问题为切入点,持续改善营商环境。

(三)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公平竞争。加强对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政策措施的公平竞争审查,严肃查处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民营企业公平竞争的行为,着力打破“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完善民营企业市场退出机制,设立专项破产援助资金,支持管理人在破产案件中依法履职,缩短破产处置时间。同时对重整企业开展信用修复,保障重整企业正常经营和后续健康发展。

(四)进一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制定适应新常态下的企业和政府关系的行为准则,规范政商交往行为,明确政商交往“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加大对优秀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企业家、理解企业家、支持企业家、爱护企业家的浓厚氛围。要完善各级干部联系服务企业制度,选派一批以后备干部为主体的年轻干部到重点企业挂职驻企。



发言人工作单位和主要职务     界别

临海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工商联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分享到:
0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