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就业 为高质量发展强本固基 | ||
|
||
关键词之一:住房保障 会外声音: 外来务工人员为台州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目前,他们的居住环境还存在许多隐患,亟须得到改善。 会内回应: 台州的发展动力在于人。虽然各县(市、区)都建立了人才公寓,但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都不具备入住条件。 市人大代表、浙江世泰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中敢建议,通过政府牵头,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尽快建设外来员工生活小区。在外来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工业园区和产业园区兴建公共廉租房,作为外来人员的宿舍。同时,进一步打破户口限制,把优秀的外来务工人员纳入经济适用房的供应范围,享受同城待遇。 陈中敢认为,通过改善居住条件来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质量,留住和吸引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来台州就业和生活,为台州经济发展储备足够的人口红利。 关键词之二:产教融合 会外声音: 部分校企合作仅停留在“为学校解决学生实习”问题上,学生真正留在企业工作的比例不高,如何把培养人才纳入企业价值链创造中? 会内回应: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行业订立标准、校企共同培养、政府充分保障’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而言,上学就是就业,对企业技工而言,入职就是入学。”市政协委员、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陈丽婷表示,现代学徒制有力推动校企深度融合,突破校企合作办学瓶颈。 “强化产教融合,突出学校企业双主体育人。”陈丽婷建议,即促进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人才需求对接、教学内容体系与企业岗位技术对接、专业实践活动与企业生产实际对接、教研方向与企业技术创新对接、职业素质培养与企业文化建设对接、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有效对接。 关键词之三:社保减负 会外声音: 企业要快速扩张,就需要在外省设立办事处,为了让人才享受当地购房、小孩上学等福利,就会出现企业两地为人才缴纳部分社保费用的情况,能否改变这一状况为企业减负? 会内回应: 两地重复缴纳社保增加了企业的成本,降低企业的发展速度。市人大代表、浙江优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卫东算了一笔账:按照2017年浙江省人年均工资61099元计算,企业每年为每位员工缴纳社保费用为14603元。如果每家企业在外省招聘100位员工,那么一家企业要额外增加146万元的社保负担。 因此,王卫东建议,台州能认同和接受企业在外省缴纳统筹部分社保费用,企业可以以缴纳的凭据在本地抵扣相关费用,从而达到减免企业两地缴纳统筹部分社保费用目的,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夯实企业的发展信心。 关键词之四:社群交流 会外声音: 员工流动性大,是困扰很多中小企业的一个难题,如何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会内回应: 人员流失给企业带来的直接损失和潜在影响巨大。其中,新生代蓝领技工是台州民营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广大中小企业最稀缺的资源。 留人要留心。市政协委员、市下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柃龙建议,在进一步提高蓝领技工的地位和待遇的同时,还要打通信息渠道,加强员工之间的交流,让一群有着相同价值观和理念的人走在一起。让员工既能在企业干事创业,又能在这里找到“社交圈”,提升他们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同时,为员工制定‘人才发展计划’,组织内部技能比武等,激发他们与公司共同发展,企业也会焕发出巨大的动力和活力。”李柃龙说。 记者 朱玲巧 吴世渊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