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做新时代垦荒人 | ||
|
||
——龚觅委员代表台州市政协共青团、青联界别组的发言 上世纪50年代,为响应团中央“建设伟大祖国的大陈岛”的号召,467名团员青年满腔热血登岛垦荒,用青春的智慧与汗水铸就了“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大陈岛垦荒精神。如今,大陈岛垦荒精神作为台州城市精神,仍存在宣传覆盖面不足,老百姓接受度不高等问题。新时代台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既需要“硬实力”,也需要“软支撑”。为此,建议大力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使其融进台州人民干事创业的血液中。 要让大陈岛垦荒精神成为台州人民的精神坐标。“红船精神永存、垦荒精神不老”,大陈岛垦荒精神与红船精神一脉相承,是台州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契合台州人“有硬气、善创造、不张扬”的气质,也高度契合浙江精神、海洋精神、“和合文化”和改革开放创新精神,必将成为浙江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台州城市精神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让青少年从小就接受台州城市精神洗礼,让它真正成为台州城市精神的内核,成为台州人民的精神坐标。 要让大陈岛垦荒精神成为台州形象的展示窗口。在对外宣传台州形象时,要更好地将大陈岛精神作为具体的意象进行宣传。打造极具地方特色的垦荒基地,比如青年志愿垦荒基地、海岛垦荒基地等。大力开发大陈岛垦荒精神的周边文化产品,打造融合垦荒元素、传播垦荒文化的新型文化品牌。将大陈岛垦荒精神融入城市形象规划设计,在更多城市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中融入垦荒精神元素,使台州形象鲜明化。充分运用影视、文艺等多种形式,立体化展示饱含台州精神的当代“垦荒”新形象。 要让大陈岛垦荒精神成为干事创业的品质担当。每个时代都需要“垦荒”,当年大陈垦荒队员把一个无人荒岛逐步建设成东海明珠。如今,推动台州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垦荒”,台州儿女要像当年垦荒队员“建设祖国大陈岛”一样,扛起改革大旗,强化改革担当,让垦荒精神焕发新时代风采。要在全市不断树立新时代“垦荒”人物形象,把大陈岛垦荒精神融入到青年一代的干事创业中,用具体的人和事来引导全社会的风尚,注重讲好新时代“垦荒”故事,鼓舞广大党员干部在新一轮发展中建功立业。 发言人工作单位和主要职务 界别 玉环市楚门镇党委副书记(正科长级) 共青团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