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委会工作>教科卫体委员会

干货 | 加快完善“一老一小”健康服务,委员专家有“金点子”
发布日期:2022年09月20日 10:19 来源:市政协教科卫体委 浏览次数: 字体:【】 【】 【

9月16日下午,市政协举行“请你来协商”活动,就“加快完善‘一老一小’健康服务 助力健康台州高质量发展”进行专题协商。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委员们踊跃发言,一起来看看他们都提出了哪些“金点子”。


推进出生缺陷防控  完善儿童健康服务体系

台州市妇女儿童医院专家  陶灵华


出生缺陷是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社会和谐、家庭幸福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市出生缺陷发生率始终在25‰以上,每年有出生缺陷儿千余例。为此,建议:

关口前移,点面结合,推进宣传。出生缺陷防控的宣传教育要全社会、全媒体、多部门参与,将年龄前移、点位前移,如教育部门要拓展青春期健康教育宣讲内容,提前储备生殖健康和优生知识。

抓住节点,部门协作,排查风险。要结合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引导适龄青年积极参与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设置免费国家优生两免检查服务中心(点),实现婚登服务、婚育健康服务一体化、标准化。

信息先行,建立中心,综合管理。建立覆盖全市域的出生缺陷管理信息化平台和出生缺陷综合防控中心,探索创新出生缺陷综合防控“最多跑一次”改革。

全面筛查,加大救治,精准干预。深入实施出生缺陷预防基本服务政府买单政策,适时调整免费项目、扩大受益人群;建立出生缺陷救助资金,用于资助因家庭贫困而无法有效实施早期干预、救治或后期需要长期康复的家庭。


增加基层投入  夯实妇幼健康工作基础

天台县妇计中心专家  蒋敏


妇幼健康工作作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保障妇女儿童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妇女儿童发展等重要使命。我市基层妇幼工作普遍存在基层网底不全、指导能力不足、建设水平不高等问题。为此,建议:

建机制。充分发挥基层网格员的主体作用,以基层智治系统、全员人口信息平台等为支撑,建立妇幼健康信息互通机制,为基层妇幼保健机构提供服务人口一本账,把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出生缺陷预防、危急重症管理等工作关口前移。

强队伍。通过实施妇幼健康服务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培养一批基层骨干力量,发挥市县两级专家传帮带等作用,分层级、分阶段推进各项工作;建议财政部门牵头完善基层一线妇幼保健人员的绩效考核办法,提高待遇,调动工作积极性。

重投入。全力推进婴幼儿养育照护、残疾筛查、眼保健等重点项目,加强市、县两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防护”三位一体儿童健康管理中心建设等。


强化统筹保障  打造“浙有善育”台州样板

市政协委员,路桥区中医院副院长  王子宣


发展托育服务,实现“幼有所育”,是实现“生”的意愿、解决“育”的难题、减轻“养”的负担的有效手段。当前,我市托育服务处于起步阶段,工作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为此,建议:

强化统筹,形成合力。进一步研究促进“十四五”期间托育服务发展目标落实落地的对策措施,出台托育机构建设、运营及示范创建方面的可操作可落地、真金白银的财政配套奖补政策;尽早印发“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进一步明确托育服务工作的部门职责分工和阶段性任务,强化部门配合齐抓共管机制,营造全社会参与的浓厚氛围。

强化保障,突出普惠。大力发展托幼一体化,全面打通托育服务与学前教育通道,实行小区建设与服务设施、幼儿园与托育设施的统一规划、建设、验收与交付;二是积极兴办公办托育机构,鼓励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全面盘活存量资产,自办托育服务。

强化支撑,健全体系。批准设立市、县两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托育服务实训基地,进一步建立健全日常服务指导与常态化监管体系;支持台州学院、台职院、台科院等向省里申报设立幼儿保育相关专业,支持本地院校开展针对保育员等从业人员的幼儿保育相关职业素养提升公益性培训。


学校教育  要成绩,更要健康体质

市政协常委,台州学院附中副校长(主持工作) 郭政


青少年体质问题一直是家长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我市为提高中小学生体质健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我市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仍然堪忧。为此,建议:

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面推进健康校园建设。强化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持续打好青少年近视防控、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一降一升”攻坚战;积极推行“85120”健康行动计划,落实“双减”政策,强化五项管理,有效干预青少年体质、近视、肥胖、心理健康等问题。

深化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校园体育模式。立足课堂教学,联动大课间与全员运动会,三位一体,科学建构学校体育操作新模式;坚持“素质课课练”,实施体育技能走班制,优化评价机制,全面实施课间活动改革,发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提升学校体育课后服务水平。

加快基础能力建设,提升学生健康保障水平。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保障体育教师在职称(职务)评聘、福利待遇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抓好学校设施设备升级工作,按照学校教学仪器配置二类标准的要求,做好学校体育器材的配置与更新工作。

加强评价监测,落实体质健康工作。强化专项督导,加大体质抽测力度,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中小学体育工作作为评价地方教育发展水平和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建立奖惩机制,出台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工作奖惩办法,加大约谈问责力度。


关于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市政协委员,仙居城峰中学校长  华伟臣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和精神障碍患病率逐渐上升,已成为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心理问题的产生有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足是一个重要因素。为此,建议:  

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网络建设。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纳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统筹谋划,建立市、县、学校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网络。

多渠道强化专职心理教师队伍建设。按照每24个班配备1个的标准,配齐专职心理教师。组织全市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确保持有心理健康C证教师占比达90%以上,从而提高全体教师的心理工作能力和操作技能。

多途径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按要求开足开齐心理健康教育课,充分利用主题班会、专家讲座、校园开放日和各类实践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和家长掌握一般的心理知识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危机识别和干预工作。学校要成立心理危机干预处置领导小组,制定应对学生突发心理危机事件的处置预案;全面完善中小学心理危机排查制度,实施学生心理健康动态筛查,建立动态追踪式心理档案;建议全市开设24小时值守的心理援助热线,建立线下咨询中心和诊疗中心,形成“热线咨询—线下咨询—专业诊疗”全程服务链。


加大要素投入 推进医养结合

市政协委员,天台县政协教科卫体委主任  陈勇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老龄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完善老年健康支撑体系,取得了较好的进展。但在医养结合政策支持、服务能力、人才建设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难点堵点问题。为此,建议:

强化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构建民政、卫健、医保、人社等多部门协同平台,建立医养结合协同推进机制,出台土地、税收、水电气、运营、医保等方面医养结合支持政策;鼓励支持医养结合机构设立医保定点,使公立和民营机构平等享受医疗、长期护理保险和民政系统补助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医养结合行业。

加快医养结合服务人才培养。在台州学院、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台州护士学校等增设老年医疗、护理、康复师等专业,鼓励毕业生进入医养结合机构为老年人服务;基层卫生健康人才招聘、使用和培养等要向提供医养结合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倾斜,提高医养结合机构职工的福利待遇,完善薪酬、职称评定及继续教育制度。

加大医养签约资金支持。以定向资金补助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购买医疗卫生机构的签约服务,减轻养老机构运营压力,提高上门巡诊服务质量;加大财政补贴力度,适当调高医保支付标准中的按床日收费价格。

大力发展上门医疗服务。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功能,发挥居家护理服务的全省领先优势,将其进一步延伸到上门医疗,提供巡诊、康复、家庭病床等服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