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民政协的故事丨王以德:将履职答卷写在台州大地上 | ||
|
||
今天的“与人民政协的故事”专栏 让我们一起来关注 市政协社会科学界别委员 王以德 委员名片 王以德,台州市政协常委,台州市、临海市新联会会长,浙江时空律师事务所主任。浙江省政协第三届“最美浙江人·最美政协人”、省新联之星、省优秀公益律师、市优秀政协委员、市律师行业领军人才、市优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等荣誉称号。 委员心声 14年的履职路,有的只是一名政协委员的执着、坚毅和对政协笃定的情感。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我会永远保持政协委员的本色,坚守初心、勇担使命、深耕实践、积极建言,践行新时代政协委员的新样子。 担任台州市政协委员12年和临海市政协委员14年,王以德始终牢记政协委员职责使命,积极发挥资深法律工作者特长优势,践行了新时代政协委员的新样子,将履职答卷写在台州大地上。 用“真情”架起民生服务桥 民呼我有为。作为一名老政协委员,在王以德看来,履职就是要发挥好百姓与政府之间的连心桥作用,在“烟火气”中找准群众急难愁盼事,播好为民履职“连续剧”。 临海市特产场地处偏僻,路灯问题几十年来得不到解决,几百户群众夜间行路困难,王以德了解后立即撰写提案助推解决;临海市大田街道孔岙村中小微企业多,但公交线路少,外来打工者出行困难,王以德通过提案帮助落实公交线路、设立站点…… 群众“小事”,就是王以德心中的“大事”。他担任政协委员以来,经常深入基层、社区、企业调研,了解群众急难愁盼事,撰写了高质量提案70余件,将为民履职的心,始终落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上。 人口老龄化,关乎千家万户。王以德紧盯台州老旧小区老年人多、上楼难的问题,先后两次向台州市、临海市政协提案,建议加装老旧小区电梯。 “老龄化已成为我们必须直面的难题,目前有90%以上的老人在家庭或社区养老,在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将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工程。”王以德说。 事不避难。从2016年到2018年,王以德将“加装老旧小区电梯,推进小区适老化建设”作为连续调研内容,并提出相关建议意见。连续3年的调研,不仅取得了丰富的建言资政成果,也为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如何在“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大场景中,找准履职“小切口”,也是王以德履职的重点。 2019年7月,在市委召开的“两抓年”活动专题政党协商会上,王以德剑指高质量发展,就当前民营企业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向市委提出11条建议,被全部采纳并有效落实。 近年来,全国上下开展严打“套路贷”犯罪活动,而王以德早在2012年就已关注。在他提交的《关于严厉打击高利贷非法金融活动的建议》提案中,建议执法部门及时打好政策“补丁”,采取切实有效的打击手段,严惩放贷者,保护人民群众“钱袋子”。 王以德说:“我爱政协委员的身份,关注老百姓的事和情。十几年来,民情民意深深地烙进了我的骨髓。” 用“专业”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债务人的债务人也是我的债务人吗?”“房屋租赁到期后,承租人有优先承租权吗?”2023年5月9日,在市政协协商中心,市政协法律服务委员工作室开展了一场委员“面对面”法律咨询活动。 当天,该工作室还为委员们开展了一场《民法典》专题讲座。讲座结合与大家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以案释法,作了系统生动、通俗易懂的讲解,展现了《民法典》出台对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受全球经济大环境影响,台州企业各类经济纠纷和法律诉讼案件攀升。 群众有呼声,就必须有“回应”。王以德了解到这些情况后,积极为企业搭建服务平台。2022年6月,在市政协统筹组织下,他领衔的市政协法律服务委员工作室宣告成立,工作室团队7名核心成员均为市政协委员、资深法律专家。 工作室成立后,打出“线上+线下”组合拳,通过进企入园,精准对接 ,助企纾困解难题,让群众可感可及。王以德发挥委员自身特长,把大量精力投入社会公益事业,定期带领新阶层人士、律师团队到乡镇、社区、学校、企业服务,工作亮点不断。 特别是以创建和谐社会服务基地为载体,与浙江头门港经济开发区共建的“东部服务基地”,每季度向开发区企业提供“称心宣传服务、诚心法律服务、省心财会服务、贴心税务服务、放心评估服务”的“五心服务”活动。开展“同心聚力、新联护企”大型活动,为民营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在王以德带动下,临海市新联会2013年被评为省优秀新联会,多次被市委统战部评为“市精品新联会”。2021年,王以德被评为市社会组织领军人物。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