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风采丨李晓:“填空”医械助发展 | ||
|
||
李晓,台州市政协常委,2022-2023年度台州市优秀政协委员。上海蓝湾资本合伙人,上海蓝湾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仙居蓝湾医械小镇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可视喉镜、呼吸分析仪、胶囊超声内镜机器人……在仙居医械小镇客厅,几十种突破各细分领域瓶颈、填补国内技术空白的医疗器械陈列其间,各家企业产品特色鲜明,诸多“高精尖”产品让人眼花缭乱。 “最开始这里就两三家医械企业,如今已经有51家企业,形成了产业集聚的小镇。”李晓说,如今小镇内医械企业林立,俨然成为了一个高速发展的产业聚集地。 短短几年间,台州医械产业从无到有发展到120多家企业,从小到大拥有了亿元以上企业和细分行业隐形冠军,从单个企业到台州市医疗器械产业园再到省级医械特色小镇培育创建,如何走出一条高速发展之路? 新身份新担当 探寻台州医械产业发展,小镇“镇长”李晓可谓最具发言权。 2021年,上海投资公司与仙居县组建医疗器械产业基金,山东人李晓作为上海派驻代表来到仙居。“当地政府看到我们实实在在派驻了团队运营,给予了我们很大的支持。”李晓说。 作为行业的领军团队代表,李晓被推荐成为台州市政协委员。“为园区发展建言献策,为产业发展作出贡献。”成为委员后,一种使命感在李晓心中油然而生。 医械行业是个强监管的行业,受政策影响大。同时,医械行业属于高端制造业,是科创型产业,对技术、人才、资金三方面要素需求大。 经过大量的企业走访和市场调研,李晓觉察到医械产业科创型生态还不够活跃,影响大型企业首选台州发展。 李晓介绍,医械产业发展需要成熟的上下游产业生态:医疗器械检验注册、医疗器械 CIO、CDMO 服务、市场推广、后续融资等。 台州在重视原料药、新型制剂和传统制造业的同时,对新型制造业发展模式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是也存在创新型产业集聚不足,上下游产业链不完备的问题,是制约发展的最大问题。 稳步走兴发展 “一步一个脚印,台州走出了‘科创基金+特色产业+创新平台’的发展之路。”2022年市两会期间,李晓以仙居医械小镇的建设为例,讲述了深化科创飞地建设、组建企业创新联合体的重要性。 他建议,以域外科创“飞地”为突破,实行“孵化在外头、转化在台州”的发展模式,不断融入长三角构筑高层次产业、有效集聚创新资源。 2023年市两会,李晓再度为台州医械产业发声。他建议,新型产业聚集地更需要打造一个集审批直达、科创赋能、金融补助、转型复工、资源共享、集群培育于一体的服务站,实现小微企业发展一“站”扶、问题一“站”解、困难一“站”帮,走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育小、扶强、壮大”产业新路子。 用数据说话,台州医械产业正以迅猛势头高速发展。在小镇创建前的2020年,白塔园区仅有7个医疗器械项目,2021年创建第一年,小镇医械企业销售收入5.93亿元,医械企业共有专利400余项。经过三年创建与运营,目前,已集聚项目61个、博士以上人才70人、专利700余项、注册证149张。2023年小镇被列入首批“浙江制造”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协同区创建名单,山区26县唯一。 “未来台州医械产业发展仍以仙居为试点样板打造,作为政协委员,我期盼举全市之力抢占医械产业发展先机,以长远的眼光聚焦产业发展,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李晓说。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