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发言 | 市政协六届十五次常委会会议上,6位政协委员登台发言 | ||
|
||
7月31日,政协第六届台州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举行第十五次会议。会上,6位政协委员围绕系统推进城市综合交通提级扩容主题进行了大会发言。 关于完善台州铁路 及轨道交通网络的建议 市政协委员、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铁路建设促进中心主任 肖坚 近年来,台州铁路建设取得可喜成就,铁路总里程突破365公里,已初步勾勒出“四纵、四横、四支”的铁路网络蓝图。为应对台州铁路及轨道交通发展中仍面临的诸多挑战,建议: 一是强化铁路网络建设,促进区域互联互通。加快金台高铁前期工作,力促甬台温沿海高铁纳入国家铁路网,开展乐清湾铁路复合通道研究和大麦屿铁路等前期类项目研究。积极争取各方支持,推动杭台高铁二期建设。 二是完善轨道交通体系,提升公共交通水平。加强枢纽站点配套设施建设,增加公交班次密度,加强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布局。通过轨道交通促进周边区域综合开发。构建智慧交通系统平台,打造绿色、低碳的轨道交通体系。 三是强化政策保障与资金支持。加强沟通协调,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补助。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健全项目管理机制和绩效考核体系,加强铁路及轨道交通领域专业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储备。 积极完善综合物流体系 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市政协委员、路桥区民政局副局长 戴大森 近年来,台州持续推进高水平交通强市建设,综合物流体系不断完善,全社会物流成本稳步降低。站在撤地建市30周年的重要节点,建议: 一是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运输结构。围绕临港产业带“五大城”建设,全力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入实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积极培育明星线路,探索完善“一单制”“一箱制”服务。 二是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功能布局。做强核心物流枢纽,加快构建港口发展格局,增开沿海航线、国际航线。完善陆海空物流通道。补齐铁路短板,扩容高速路网,加快港口建设,常态化开通全货机航线。 三是推动综合物流信息化、智能化、标准化建设。打造台州市综合物流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快速交换、精准对接。推动物流业智能化改造。积极搭建供应链服务平台,对外招引优质企业落地。 四是强化政策扶持和要素支撑。加快修订台州物流业扶持政策。严格落实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全力保障用地指标。强化金融支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完善交通公路网建设 助力提升台州城市能级 市政协委员、椒江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局长 孙鑫柔 面对近年来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和交通需求的爆炸性增长,台州的交通公路网显现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建议: 一是推动市区快速路网建设。重点加快解放南路过江隧道及南连接线工程(一期)、市府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和路泽太高架二期、和合大道等道路建设,提升市区内部交通主动脉的连贯性。 二是加快高速公路建设。重点加快谋划杭绍台二期高速南延与温岭联络线对接,加强市区西部、温岭和玉环的西北向联通。加快天仙高速前期进程,加快谋划上三高速南延进程,形成台州南北重要通道。 三是优化国省道路网结构。改善普通国省道等级公路,提升公路等级,增强应急疏散能力。加快谋划S321椒武线黄岩段建设,积极推进S314象天线、S316三江线、S323路永线等改建工程。 四是调整高速收费政策。推行绕城高速的差异化收费方式,采取优惠折扣等措施,适当调低杭绍台和沿海高速收费。 大力推进港口开发建设 健全公铁水多式联运网络 市政协委员、椒江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总工程师 胡江 台州以港而兴,大力推进港口开发建设,做优做强临港产业是台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台州应找准定位,发挥特色产业优势,谋求创新、错位发展,建议: 一是完善联运体系,做强港口基础。积极构建“海铁联运”,加快头门港支线和金温铁路永康段电气化改造,推进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龙门港区、健跳港区航道疏浚工程建设,大力推进疏港公路建设。 二是聚焦优势产业,做精专业特色。以综保区、国开区为依托,全力提升头门港核心港地位,精准服务台州特色产业。做优二手车出口特色业务,积极拓展RCEP国家进口水果、生鲜业务,强化港产城联动。 三是提升通关便利,做优全链服务。完善口岸综合服务功能,打造“四港联动”智慧云平台,推动多式联运信息共享。适度加密集装箱内支线航班,加强与RCEP港口的合作,扶持本地专业物流企业做大做强。 关于加快完善市区道路体系 与品质提升的建议 市政协委员、农工党台州市委会 专职副主委 罗勇波 为进一步完善台州市区道路体系建设,提高道路品质,建议: 一是科学谋划,以全局理念提升市区交通水平。健全完善市级主导、市区共建运作机制,统一谋划、统筹协调,加强前瞻性、综合性城市道路规划研究,结合财政现实,重点考虑实施有需求、有效益、有后劲的项目。 二是优先补短,系统推进道路体系建设。以市域一体、互联互通为导向,优先建设连接机场、高铁的轨道交通,加快提升椒黄路之间的通达能力。统筹慢行体系建设,优化公共交通出行,开展公交专有路权相关研究。 三是完善机制,一体化提升道路管理水平。启动城市道路管理办法立法研究,理顺规划、建设、养护等职责。加强路政管理,发展智慧交通,利用大数据加强对城市交通运行状况的监测、分析、预判和优化。 四是以人为本、全方位优化道路品质。借鉴先进案例,推进“以绿荫城”“以文化城”行动,打造一批具有台州特色的高品质示范路。 关于探索建设台州民用航空 立体运输模式的建议 市政协常委、九三学社台州市委会 专职副主委 于超 近年来,台州航空运输有了长足进步,但公共航空运输能力仍处于中下游水平,通用航空发展还处于初始阶段,建议: 一是公共航空方面,建议长规划短安排,锚定“先国内再国际,拓客运争货运”。科学协调军民用需求。科学布局国土空间,增建机场基础保障、物流产业园区等重点设施。以国内航线为主,持续争取国际航班开通。重新培育空运物流市场。从水果冷链空运等产业拓展延伸到高价值货物运输。加快机场进场道路二期建设,开通机场快速公交。 二是通用航空方面,建议坚持“空域民用军备、产业反哺市场”。争取低空航线布局,常态化运行“大陈岛—台州湾新区机场”的陆岛联运无人机物流航线。以“产业反哺交通”为主要发展手段,争取美团等更多场景应用商落户台州。开拓智能应用,丰富政务执法场景。以规划预留为主要方式,适度超前布局基建。明确专门机构,通盘规划立体空域交通。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