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市、区)政协>工作动态

“亲和力”行动丨临海市政协:深耕界别 创新履职 服务为民不停歇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13日 11:06 来源:市政协委员工作委、临海政协 浏览次数: 字体:【】 【】 【

近年来,临海市政协锚定界别优势,实行“一界一委室、一村一委员、一月一联系、一季一协商、一年一考评”的界别工作“五机制”,有效激发界别委员履职活力,扎实推进服务为民“亲和力”行动。累计开展各类服务活动450余场,服务群众数万人次,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建好工作室服务为民更畅通

因地制宜建设15个界别委员工作室,出台委员工作室工作规则、规范提升界别活动制度等一系列配套制度。同步开通运行18个“集体型+个体型”的线上委员工作室,安排委员驻点,全天候为群众提供教育、医疗、金融、法律等领域咨询服务,切实将工作室打造成学习宣传的平台、了解民意的窗口、凝聚共识的渠道、服务群众的阵地。

依托委员工作室,各界别组各展所长,开展特色服务为民活动。文化文史组界别委员工作室推出委员“大家读、大家谈、大家写、大家诵、大家送”活动,每年遴选一批精品图书送进基层村社,带动基层群众读政治书、专业书、地方书;教育体育组委员工作室每年组织“送教下乡”“送体育下乡”系列活动,为群众提供教育教学、体育健康、心理健康、教育政策咨询等服务;医卫组委员工作室联合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巡回医疗车队开展“送医下乡”义诊活动,得到群众纷纷点赞。

架起“连心桥”服务为民更经常

深入推进“一村一委员”工作,安排每名委员联系一个村,结合自身特点和工作实际,自主联系10名以上界别群众,每月开展一次联系服务活动,每半年组织一次面对面座谈,年终以界别组为单位召开工作交流会。

着力开展“双联四进”工作,推动委员履职面向基层、贴近群众、服务为民。委员们充分发挥专长优势,深入基层察民情、解民忧、聚民心,累计联系服务群众4000多人次,涌现出200多个委员联界联村好故事和先进典型。如卢俊委员积极走村入户,为联系村村民普及法律知识,让村民们有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意识;郑钢委员邀请供水公司志愿者服务队免费上门帮助村民拆除老旧管道,安装新水管,帮助村民解决生活用水问题......

聚焦“小切口”服务为民更有效

立足委员自身职业专长和镇街民生议事堂资源优势,精心打造助企惠企、助农共富等10个特色协商驿站。助企惠企驿站定期开展“助企纾困解难题”等系列活动,协力破解企业用电用气成本高、用工招工难等系列难题;助农共富驿站重点围绕强农、美村、富民等领域,提出了打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拓宽西蓝花销路等系列金点子好建议。

坚持开门协商、开放协商,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相衔接、与基层社会治理相结合。社法界别聚焦养老产业、绿色出行、旅游领域国有资产租赁等群众关注的社会治理问题,将“请你来协商”平台与开展民主监督相结合,务实有效地组织协商建言,让协商成果更好转化为发展成果。

把为民办实事作为主要内容,通过协商、帮扶等方式推动解决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民宗界别韦凤萍委员主动教授群众绣球制作技艺,帮助对接广西临海商会拓展销售渠道;法律界别委员积极参与劳务纠纷调处,先后为33名群众提供法律援助,为27名群众追回薪资。

服务为民,没有终点;履职尽责,永不停步。临海市政协将始终锚定“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初心,持续激发380余名委员的履职热情,以实际行动践行履职为民、服务为民宗旨,切实将人民政协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增进民生福祉的具体实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