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和力”行动丨三门县政协:以实干实绩书写暖心民生答卷 | ||
|
||
|
三门县政协始终坚守为民服务的初心,将履职脚步扎根于基层,在助推共同富裕、践行公益慈善、帮扶老弱群体等领域主动作为,用一项项务实举措、一个个暖心故事,生动诠释了“人民政协为人民”的深厚情怀。 在亭旁镇坝头村,曾经的荒坡地如今已成为郁郁葱葱的铁皮石斛种植示范基地。这一蜕变源于2022年市县政协委员的主动对接、精准帮扶。农业界别委员通过深入调研,形成了高质量建言成果《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助力实现共同富裕》,推动了县政府出台《三门县乡村振兴产业扶持政策实施意见(试行)》,激发了群众的种植热情。四年间,坝头村建成了400亩铁皮石斛种植示范基地,年产值达600万元,让荒山变成了增收的“靠山”。 与此同时,三门县政协创新构建“委员工作室+界别委员+企业”的助富模式。海水养殖委员工作室在团队成员李来国委员的牵头下,依托逸泽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的力量,为企业周边养殖户提供免费技术指导和培训服务;经济界别委员潘健多年致力于潘家小镇旅游开发,打造农旅品牌“三野农夫”;工会界别委员罗良统投资建设双尖山生态景区,带动村民吃上“旅游饭”。多元化的产业实践基地正不断拓宽着共富之路,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百姓。
公益先行 汇聚向善向上正能量
教育支持不遗余力。委员们不仅组织开展了“送教下乡”活动,将优质教育资源送到基层学校;还多次邀请省内外教育专家,围绕中考备考指导、高考志愿填报等主题举办公益讲座;更是主动践行社会责任,为公益事业慷慨解囊。陈荣熙委员个人捐赠36万元教育发展基金助力健跳镇教育事业,教育委员工作室定向给有为图书馆捐赠了2万元支持乡村儿童阅读,点亮了无数孩子的梦想。 健康守护情系乡野。医卫界别委员坚持每年多次开展“送医下乡”活动,将免费的体检、义诊和健康咨询送到偏远村镇群众的“家门口”,筑牢基层健康防线。 法治服务专业精准。法律服务委员工作室积极开展“送法进校园、进企业”活动,累计服务师生超2000人、企业超100家,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公民法治意识贡献了专业力量。 此外,三门县政协还通过开展“我的青春·我作主”创业分享会、“青年干部压力调适与成长赋能”脱口秀、“逐蔚蓝海浪、话乡创未来”青年说等“崇学青年夜校·young讲堂”系列活动,精准服务青年群体,为其解决就业、安居、成长等“急难愁盼”问题,凝聚起蓬勃的青春力量。
扶弱济困 筑牢民生保障暖心墙
老有所养,食有所安。李淑芳委员针对养老助餐服务的调研建言,被列为年度重点提案并迅速落地见效。助推出台《三门县2024年老年人助餐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新增120个助餐点,加大补贴力度,让老年人的饭碗端得更稳、更暖。 应急救援,使命必达。温暖海游委员工作室召集人章正柱委员作为雄鹰救援队队长,带领这支民间救援队伍始终冲锋在救援第一线。仅2024年,就完成了各类救援36起,成功救援被困群众120余人,挽回经济损失达百来万元,用实际行动守护万家平安。 助残筑梦,阳光守护。何中豪委员十余年来安置了80余名精智残障人士,不仅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更通过引导他们自食其力,帮助他们重获尊严、重拾自信。 幼有所爱,心有所依。委员们积极参与“微心愿”等关爱活动,主动认领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心愿,创造了“一天认领81个”的暖心纪录,用爱与善意守护童年。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三门县政协以共富之笔描绘发展画卷,以公益之举汇聚温暖力量,以扶老助弱彰显民生温度。未来,将继续秉持初心,砥砺前行,为谱写民生幸福新篇章、建设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贡献更多政协智慧和力量。 |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
|
|